|
2021年,高明计划对至少1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2021/1/25 [访问本页PC版]另外,内街巷阻塞,消防通道不畅,同样是困扰老旧小区的一项民生问题。为此,区提升办开展内街巷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对中心城区内街巷最多、最复杂、最老旧的岭南片区内街巷作为改造提升目标,分4个片区对78条老旧内街巷进行改造提升,实施破损道路修补,施划了9000米的标准消防通道,并在不妨碍交通的区域增设车位,引导车辆有序停车。 “改造后内街巷变得十分通畅,车辆都根据消防通道标线规范停车,每天下班开车回家舒心不少,加上小区内有了自己的固定车位,告别了过去每天都为找车位发愁的日子。”家住京山小区的邹先生说。 经过改造提升的老旧小区,过去破损的绿化复绿,道路得以修复平整,违建乱搭情况得到整改,停车位大幅增加,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智能化充电桩解决了消防安全隐患,休闲设施更加完善……一系列的硬件提升,解决了过去的民生难题,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惠民实效。 制度优化: 自治管理有主体纠纷化解有机制 改造提升工作除了为老旧居民小区带来实实在在的硬件配套提升之外,还有管理制度上的优化可持续。 过去,老旧小区最大的问题是自治管理无主体,后续的改造工作均无法落实,发动小区业主、组织成立筹委会和业委会,成为改造提升工作的关键。对此,区提升办工作专班强化小区业委会成立程序指导与服务协调,荷城派出所警务室警长充分发挥村(居)党委副书记的职能,与村(居)党委书记密切配合,推动建立管理主体。 “成立筹委会和业委会的过程中,各社区警务室警长启动‘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开展大量入户上门发动、宣传和组织工作,手把手指导社区做好建立小区微信群、物色楼长人选、指导筹委会和业委会组建、完善小区管理制度等各个环节。”区提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祥和花园、雅居花园、顺景花园、中山花园等一批无业委会的小区有了自治管理主体。 有了管理主体后,便需要解决改造资金来源问题。对此,区提升办挖掘出一套以“居民自筹资金+区财政奖励资金+小区车位等市场化运营产生后续资金”的模式,通过收取车位费等措施,解决小区改造的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管理经费问题,各小区车位的年租金能够满足小区升级后的日常治安、绿化、保洁等管理需要,在管理运营机制上实现小区治理自主“造血”。 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区提升办以此为契机,全面铺开“枫桥式”平安小区创建工作,通过推动小区建章立制,建立小区管理公约、监督管理规定等制度,形成规范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推进创建“枫桥式”平安小区奠定坚实基础。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