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装配式建筑回归“内生动力”

  2021/6/21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在各种利好政策助推下,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整体发展良好,一线实践层面围绕加快推动产品力升级和产业协同发展,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尽管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待解难题,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企业主动寻求发展的势头却一家比一家强,除了持续创新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加快产品力升级外,强化主业及核心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布局和延伸产业链,成为各市场参与主体在新形势下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致选择。

    持续进行技术创新革命为产品力提升赋能

    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表示:“技术创新是建筑业产业兴旺和长盛不衰的源泉,是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也是提升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谁能率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率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拥有复合型、国际型人才,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这一点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企业的共识。”

    在强化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方面,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十二冶”)、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达卫浴”)等为代表的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近年来动作频频。中国二十二冶旗下的装配式建筑分公司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先后研发了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中冶绿建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技术、钢铁联合企业固体废物材料利用技术等新技术,妥善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套筒浆锚连接技术”中的缺陷、外挂墙板与钢结构变形协调等问题。

    惠达卫浴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通过大量采用高压注浆成型机、机器人施釉、机器人修坯、自动装卸窑、自动化立库、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机器人装箱码垛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大大提高了智能制造水平。该企业相关人员表示,虽然惠达卫浴的生产车间内还需少许人工进行辅助作业,未完全实现生产车间和制造工厂的无人化,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已向智能化工厂迈进了一大步。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