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全国碳交易开市首日收于51.23元,专家:未来或将上行

中新经纬  2021/7/19  [访问本页PC版]

    据赵英民透露,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目前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未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都将进一步纳入碳市场。

    未来碳价格会大涨吗?

    当越来越多的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碳价会有什么样的走向?

    对此,韩晓平认为,从理论上看,价格不会出现暴涨。暴涨的背后意味着有投机行为的存在,这会增加碳减排的成本。

    任宝祥分析,由于我国的碳减排刚刚起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配额还是足量状态,所以当下的碳价有其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每年的碳配额会逐年递减,当碳配额变得稀缺之后,碳价会逐步提升。他还建议,把碳排放大户,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主体纳入碳市场,这样会提高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减少碳价的暴涨暴跌。

    虽然碳价的走向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低碳发展的快车,企业们可能要抓紧“上车了”。

    “碳交易实质上是一种倒逼机制,它促使企业去考虑花钱购买碳指标还是选择上节能减排项目或改造生产线,通过算经济账来倒逼企业控制碳排放。”冯磊建议,随着全国碳交易的开启,企业们第一步应该去梳理好自己的碳减排目标。其次要做好碳资产管理,包括企业的排放数据和交易策略的制定等等。第三步要根据规划改进生产工艺。

    韩晓平则认为,未来企业们应该重点关注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背后是碳排放的减少,是效率的提升,所有制度都要围绕碳排放来进一步设计。”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