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提升销量 完善企业的品质观

  2007/11/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一直以来,不少企业认为质量好,技术过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基,的确如此,但还不够,因为质量不代表着品质,更不代表着会带来很好的销量,对众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做品牌似乎太遥远,但是必须走质量到品质,进而提升品味的过程,逐步实现最终塑造品牌的梦想。

    事实上,品质包括产品的质量因素,但仅仅是参与竞争的基础而已,除产品品质之外,还包括外观品质、员工品质、诉求品质、服务品质等多个方面。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它们之间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匹配,出现销量停滞的现象非常普遍。

    1、外观品质

    特别指的是产品的外包装和内包装,一个产品的档次、性能、用途、功能,不仅仅来自于产品本身,还需要“绿叶配红花”的点缀,突出产品的价值。这一点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到,比如上海一家食品企业出品的蛋卷口感非常好,但是包装确是瓦楞纸做的白盒子,不仅仅显得土气,而且感觉不像是休闲食品的包装,再如我们一直以为山西是个煤炭大省,但事实上,他的很多无公害蔬菜水果以及深加工产品,已经远销各地,但包装的材质和图案色调、文字说明,一直以来灰头土脸,看的影响食欲。

    而另一个角度,我们发现,由于过度包装,造成产品价值低于包装成本的现象出现,喧宾夺主造成消费者的不满,如月饼的过渡包装,变成了恶性循环,然消费者产生反感,流失了很多的客源。因此必须结合市场情况,保持自己的风格进行调整,而且未必大红大紫就有销量。正像酒鬼酒一反常态,采用很土的包装,反而杀出重围,成为中高端白酒市场的佼佼者。

    2、员工品质

    很多企业往往对自己的一线员工的素质,并不重视,一流的销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线员工的表现,二流的员工只能带来不入流的表现。因为他们是和客户接触最多、最亲密的前线,而现在,尤其加盟连锁企业,在选择、培养、激励、组织、待遇等方面,忽视了一线员工的价值。很多零售机构,招聘退休的老大妈作为营业员,例如来伊份零食连锁店,因为这些人员的素质问题,在管理和具体的推广方案执行中大打折扣,使该机构的区域经理整天疲于奔命,苦口婆心、甚至是骂骂咧咧的指使这些“老大妈”,销量才能保证,甚至有一点点提升,而另外一方面,该企业出现人才高消费状态,一些本科、硕士的学生,进入公司后每个月都要写一篇与实际经营无关紧要的“论文”,造成前线断粮,后方歌功颂德的现象发生,把企业变成一个“四不像”在经营,进而导致了该企业仅仅龟缩于上海一地,无法走出去的困境发生。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