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露达能和光明分手内幕2007/11/8 [访问本页PC版]“那时,每周几方都要进行圆桌会谈,进行讨价还价。但这个消息是严格保密的,因为光明乳业是上市公司,会牵扯股价引发多方波动。”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援手变对手 达能与光明的一拍两散,也意味着双方的角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同盟者变成了竞争对手。 达能与光明历史渊源颇深。早在1992年,达能就开始与光明进行合作,并成立了合资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光明接手达能酸奶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达能的产品借着光明的渠道,很快占有了中国华东和华南市场。而王佳芬也曾说过:“我改变了达能连续9年在中国亏损的状况。” 达能与光明曾经的牵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在2002年至2006年双方的蜜月期,达能授权光明乳业经营的达能品牌销售收入累计约18亿元,其中2006年达到了6亿多元,在2000年至2005年之间,达能从光明乳业分得现金红利4000多万元。 而如今这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在过去的多年里,光明曾经在中国的乳品市场上独领风骚,近几年市场正在被蒙牛、伊利一步步蚕食。但令光明有少许欣慰的是,在酸奶市场方面,光明仍然是毫无争议的带头大哥。但这个局面将随着达能加入蒙牛而改变。 “光明与蒙牛宿怨已久,达能此番动作无疑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竞争和矛盾。”上海壹言商务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汤志庆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达能的举动也在悄然改变光明与蒙牛的势力范围。 据一位参加去年全国乳业大会的人士向记者回忆,会上牛根生与王佳芬不期而遇,两人只是象征性地打了个招呼。在随后的大会发言上,牛根生兴致勃勃地说:“来自大草原的牛奶更健康。”王佳芬立即回击:“城市里也有草原养殖基地,这不是什么问题。”双方对视之后一阵沉默。 在今年4月,达能从光明手中收回其核心酸奶产品“碧悠”交给蒙牛打理时,光明立即推出了无论是口味还是包装几乎如出一撤的“畅悠”。由此在华东一些主要城市,双方开始了激烈的争夺,在众多大卖场里都可以看到身着雷同绿色制服的光明与达能的促销员大声叫卖,骂战频起。 汤志庆分析,对光明来说,一个可怕的事实摆在眼前,就是达能对光明的市场战略和计划了如指掌,这也意味着今后的交锋中,光明或将处于被动。 郭本恒的变阵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