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式管理的考验性

  2007/9/5  [访问本页PC版]

    二、不硬性规定,更加具有弹性。和长辈或上司下棋,先要把他的红棋安排妥当,自己再迅速地整理好黑棋。这种方式和拍马屁、讨好无关,不过是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享有备受敬重的感觉,增进双方的感情,在欢愉中知所进退地厮杀一番,是和谐社会的良好表现。

    三、硬性规定,则变成一种形式。大家都知道,内心的感觉无从考验。无硬性规定,一出手便知道内行或外行,成为第一道考验关卡。连这种礼貌都不清楚,可见不关心也不常打听。用这种人当干部,自己一定加倍操心和这种人做朋友,也应该特别小心,免受牵累。

    身为中华民族,必须养成习惯,随时打听相关的信息,以便入乡随俗。经得起种种考验,才能出人头地。

    实际上,现代企业所重视的企业文化,便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隐隐约约存在,却永远道不清晰。因为一旦明确化,说得清楚明白,便成为戒律,失去了艺术气息。

    一般人觉得,黑的不如红的亮丽,很容易凭自己的喜好伸手便拿红棋。我们用礼让红棋来考验下棋人的修养,十分合乎人性。用人的第一原则,就是把“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人淘汰掉。

    拿红棋的人,率先走出第一步,我们便知道他原来是个外行人,只是运气不错,懵懂地过了第一关。现在来到第二个关卡,马上被辨识出来。象棋设计占红不占先的原则,用意即在优待礼让红棋、持有黑棋的人。否则礼让的人吃了亏,争强好胜的人反而到处占便宜,有什么人还肯心甘情愿地持续下去呢?

    如果有人在下棋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使尽心力,丝毫不顾及对方的感觉,我们心中有数,这是个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自我主义者。在工作中,和同仁的配合度必然很差,不容易和别人合作。领导也不放心把大项目委任给他负责。

    同时,下棋时的态度如何也是考验下棋人的关卡。吃掉对方一个棋子就欣喜若狂,被人吃掉一个棋子便如丧考妣,这种人还能用吗?小心为上。

    有了输赢的结局,也是考验的重大关卡。通常由取胜的一方开口:“承让,承让”。接着由落败的一方说:“果然棋艺高明”。前者给败方面子,后者则顺着台阶走下来,赞美对方高明,表示自己并不弱。

    输的人如果不服气,可以说“再讨教一盘”,最好不要说“今天很奇怪,好像有一点中邪”。赢的人还想下,可以说“这一盘不算数,是我的运气好,下一盘我可没有胜算”,千万不要说“怎么,服不服气,不服气再来一盘?”接受挑战时,可以说“难得有机会向你请教,乐于奉陪”不愿意时,应当说“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有一点急事,下次一定奉陪”。再熟悉的朋友,在输棋的时候,也不该刻意刺激。因为心情不好时,很不容易稳定情绪,稍微不留意,便会恼羞成怒,翻脸不认人,说出更加难听的话,闹成僵局。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