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减缓月末发货高峰?2008/3/30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营销人员都知道,经销商月末大规模进货压库,厂家月末大规模紧张出货的现象好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这种无论厂家、营销人员、还是经销商,都未必欢迎(甚至头痛)的事情何以成为营销的常态呢? 原因 就笔者的观察,大致有如下的原因: 1.经销商的资金流问题:应该说很多的经销商资金流并不是很充裕的。我们知道,经销商的营利能力主要来源是两个方面,一是靠产品的毛利率,另外一方面则是靠库存周转率。由于经销商的资金流不宽裕,很大程度上靠库存周转来回笼资金,所以,在上月底向厂家打款进货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在本月底才能有效的消化库存、回笼资金。 2.经销商的态度问题:经销商的本质是唯利是图,这也是很正当的观念。所以,根据本月的销售形势的好坏,决定月末是否进货,从而保障仓库的合理库存,保障自身合理的利润与流动资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3.厂商博弈的问题:厂商之间关于利益的博弈,是永远存在的。一般来说,完不成任务,对经销商而言,短期压力并不大,因为经销商的库存能力总是有限的,而且一般厂家对经销商也有最低库存要求。当满足基本库存要求的时候,厂家对经销商在道义与责任上,对经商无限制压货就得过分了。但对厂家在市场一线的营销人员而言,完不成任务,却面临着收入减少,乌纱帽不保的问题。也就是说,短期来讲厂家的业务人员面临着压力与诱惑均大过经销商。所以,厂家一线营销人员在月未与经销商(大户)谈判,放政策。向经销商承诺进多少货,多给些返点便成为习惯性动作。很多经销商(大户)也利用厂家营销人员的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玩起心理战,因为经销商越在往后打款,对业务人员的心理造成的压力越大,经销商谈判的主动权就越大,获取厂家政策的空间也越大。 危害 对于月末发货高峰的惯例,其对厂商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1.对厂家而言,月末发货高峰无形中增加了配送的压力。很多产品不能按时按质的到达经销商的仓库。延误了市场销售。 2.月末发货无形当中增加了厂家产能的压力。 3.不管月末还是月初,商家选择进货的产品型号均为区域畅销型号,但月未集中发货,厂家由于产能的限制,势必容易造成畅销品缺货。如果为了满足发货额度将滞销品发至经销商仓库,则必然形成呆滞品。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