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房地产营销“出牌”策略全揭示

  2008/4/11  [访问本页PC版]

    4、打环保牌

    居住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主要部分,居住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日趋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兴起,消费者已愈来愈关心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购房者不再仅仅考虑地理位置是否优越、销售价格是否便宜,而更加关注拟购房屋的环境设计。他们不仅希望小区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有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而且要求住宅小区远离工厂,附近没有污染源。这就要求小区开发应以环境保护为营销理念,改变过去寸土寸金、见缝插针的开发模式,充分考虑小区的住宅空间、阳光照射、绿化间隔等,为消费者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家园。现在有不少开发商提出的“搞房地产要先搞环境”“卖房子也是卖环境”,不能不说已涵盖了环保营销的经营理念。当然,要避免借环保搞促销,过分炒作概念,有两棵树,一块草坪就冠之以“环保小区”、“生态家园”,任意夸大物业卖点,不仅完全偏离了环保营销的轨道,还会引发不少营销后遗症,成为行业公害。

    5、打绿化牌

    绿色营销在上海住宅商品营销理念中的萌芽,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初“绿荫苑”的成功营销。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忽略消费者需求、一味牟求高利润率的生产营销理念,逐渐被价格营销、房型营销、物管营销等顾客导向理念所取代。“绿荫苑”独辟蹊径,提出了“新加坡风”的崭新概念,而新加坡风在当时,即可称为是“绿风”,尽管它也包括了房型、物管、价格等方面的特色,但“绿荫苑”是在房地产界最先包装出“绿”字这个概念的楼盘之一。从规划上来说,“绿荫苑”摒弃了当时众多开发商追求的高容积率,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着力营造其高达40%的绿化率。随后出现的“国贸花园”,也以“依绿而居”的营销理念热销楼市。随着“绿荫苑”、“国贸花园”等楼盘在上海住宅商品市场中掀起的热销效应,以“绿”为主题的营销迅速为众多开发商所模仿,开发商在物业的前期策划、开发、销售、物

    管中,无不以突出“绿”为重点,而“绿化率”则成为衡量“绿色”程度的最主要标志。绿色营销开始初现端倪。

    从这一阶段来看,尽管不少楼盘从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出发,在追求高绿化率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引入了绿色营销理念,但也只能称其为“绿化营销”。它与绿色营销的区别在于,绿化营销主题单一,主要通过追求高绿化率来体现,且绿化的实现形式也比较简单,一般以宅前绿化为主绿色营销的内涵是丰富的,它不仅包括了外部空间(绿地、广场、林荫、道路、建筑小品等)营造,也包括了住宅单元内中空间(朝向、层次、通风、采光、干湿等)的营造。因此,绿化营销与绿色营销所要求的多元化内外空间的营造,尤其是人和自然、人与宇宙的能量交换,相去甚远。另外,单一的绿化营销量为竞争对手模仿,不利于市场多维度竞争格局的形成,同时也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对居住质量多方位要求,单一的绿化营销与区位营销、房型营销、物管营销的融合势在必行。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