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业集体突围 网络营销应大有作为2008/5/10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关注者本身大多做着中小企业或者在中小企业中就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数量、产生的就业岗位、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以及能够产生的需求规模与空间都是极其庞大与可观的。它们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而饱受关注,但更多地可能在市场大浪中被吞没,连“尸体”都无法找到。据一项统计报告,我国中小企业存续时间大约为3—4年,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言,2005年全国倒闭了30万家企业,1994-2004年10年间,770万家个体户消失。而在中关村,更有评论指出每9分钟会倒闭一家企业,25%的初创企业将倒闭。 结合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感受及观察中的发现,面对这些问题,面对中小企业如何突围、增大成功机率、延长生命周期、塑造健康成长肌体的问题,无论是面向企业营销与管理方面的顾问师,还是投资界里手握重金的经理人、合伙人,抑或是众多中小企业的操盘手们,恐怕很多时间都在为之殚精竭虑。 企业倒闭,被市场淘汰,从大的方面讲,无非内外因两种可能,从外部讲,竞争对手过于强大,大型企业的模式复制与挤压,或者进入者在短时间内剧烈增长导致竞争空前激烈,或者因为难以调解的法律纠分等,最终大批量倒掉;从内部因素讲,资金瓶颈或断裂、团队矛盾、市场拓展不力、产品走在市场需求前面等,都可能导致中小企业“翻船”,甚至因合伙人的撤资也可能引起不可恢复的动荡。在多个层面上讲,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是相对欠缺的,拥有的社会资源,比如融资、渠道等方面,都还未走向成熟,未能规范化、系统化地运行。 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信息技术在众多行业的应用,市场细分更加明显,一般而言,只要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即专注于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注意一下现金流的造血功能,不会太轻易地“死”掉。但如果在资金捉襟见肘,而造血功能未形成,或者所提供的产品需要较长的周期进行市场培育与客户教育,需要承担企业难以承受的“传道”成本,或者在资金与市场都不成问题的情况下,而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流程混乱,其命运的多舛也在预料之中。 根据爱迪斯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即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等十个阶段,一般而言,壮年期及此前的企业多以研发、市场与营销为要,而在财务上重点为融资。而中小企业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如果走过“青春期”,则预示着企业正在向大型企业阵营靠拢。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