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体突围 网络营销应大有作为
2008/5/10 [访问本页PC版] 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这四个阶段如何快速而又顺利地渡过,如果不但能笑着走完这四步,同时还能保持着健康的肌体,不是因为路途的艰难与漫长而拖垮了“身体”,反而因为这一段艰难的长跑而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那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而目前众多服务于中小企业成长、帮助中小企业走过这段路程的或大或小的机构们,都更多地选择了营销与融资这两点,但可惜的是,大企业也正跻身其中,开始挤压中小型企业可能获得的营销机会与平台,同时,服务商们推出的东西要么“曲高和寡”,乏人买单,要么就是价格高昂,往往也只是处于塔尖的少数企业能够享有这种营销的“权利”,绝大多数企业主们只能“望洋兴叹”,要么凭借强大的营销攻势促成“被定位成目标客户群体”的中小企业埋单,但能够实现效果的却是少之又少,也即效果的普及率很低,但即使这种成功案例很少,但服务商们擅长于“放大优势”,经过轮番鼓吹、造势以及成功案例的当事人现场说法,于是有了更多中小企业投入其中,当然,结果自然绝大多数都陷于其中。
以营销而言,提供营销、传播方面的咨询与策划服务的公司一般收费较高,而且大多提供的营销传播方案需要不菲的资金支持,仅适合于中小企业中已踏上“青春期”这步台阶的市场主体投入操作,而以b2b、关键词广告为主的营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按效果付费,并且为部分买单者带去了客户电话或订单,但针对同行业的多个竞争主体而言,关键词是有限的,于是价格被逐级抬升,造成买单者成本的不断增加,而购买关键词后,引发的无效点击、恶意点击、有效客户到达率低等问题已经引发了买单者们的质疑。
据赢道一直以来的观察,在网络营销方面,随着品牌网络广告、b2b、关键词广告、数据库营销、短信平台等营销方式的成熟及瓶颈的出现,一些新的营销思想、工具与方法逐渐形成,并正在一些互联网用户群体相对较广泛与成熟的行业里获得应用,这其中包括赢道正推出的面向十二大行业的知名度经营体系,该体系以“话题+事件+体验+分享”为诱导,主要依托博客、社区、视频、邮件、电子杂志、区域门户、行业门户、企业圈子构建的矩阵型通路,从而形成整合型的网络营销传播,避免单一通路,或单一“诱导”的局限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以某一项通路为主的服务商,比如博告的博客营销、奇虎推出的社区口碑营销。而另一股垂直化的力量也值得注意,它们在盈利模式上同阿里巴巴、百度一类的综合型服务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却进行了行业或区域方面的垂直化,比如商业搜索中的锣鼓网,切入电子商务与搜索的交叉领域,在买家、供应商、行业与产品、供求商机方面做起了深度方面的文章。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