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将告别廉价商品时代?

  2008/6/17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在本轮通胀压力中,输入性通胀影响我国物价水平上涨的特征较为显著。透过分析六大国内外因素对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之影响可见,目前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消失,特别是我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深远,这将可能使我国告别过去的廉价商品时代,并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产生根本性及结构性的重大影响。

    受国际和国内众多因素影响,我国物价上涨由结构性转化为全面通胀的压力正在不断积聚并逐渐释放。从发展趋势来看,由全球性能源、粮食等价格上升所引发的通胀压力在短期内还难以消失,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将可能告别以往的廉价商品时代。

    第一,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增无减,决定了产品成本将难以明显降低。今年以来,受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等因素影响,一些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加速上涨,这些输入型的物价上涨会对cpi造成进一步的上涨压力。

    例如,国际油价屡创历史新高,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冲破了每桶130美元,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最高时也超过了1000美元/盎司。受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影响,小麦、大豆和玉米价格也不断攀升。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原油、成品油、铁矿石、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6%、61%、81%、77%和69%。

    国际市场中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我国的进口成本,并构成通胀压力。同时,也将继续增加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在通常情况下,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竞争激烈制约等因素影响,工业制成品价格涨幅远远落后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提价转移原材料成本上升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二,进口依存度较高,决定了国内商品价格的高低要更多地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4.6%提高到2007年的37.6%,进口依存度由5.1%提高到29.5%。进出口规模和依存度较高表明,整个经济已深深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八大石油进口国,石油生产量约占世界4.3%,但石油消费量却占世界的8.8%。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和第三大铜进口国,年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2%。同时,我国又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5%)及世界第一大棉布进口国(年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39%)。

    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在高位上震荡,不仅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而且还提高了相应的进口成本。

    第三,国内各种因素叠加效应,决定了抑制通胀压力的难度加大。从国内来讲,多种因素相互叠加,推动价格上行的动力仍然很强。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