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别人的广告语能成功“洗脑” 你的只能停留在口号2017/4/14 [访问本页PC版]洗发水品牌里面有一个比较可惜的就是“奥妮”。 “奥妮”曾经是占据了“黑发”这个品类的定位,是当时在宝洁品牌的重重围困之下,少数能够脱颖而出的品牌。 但是后来他们请到了一个4a公司,说做了市场调查,顾客最看重的洗发水特性是“柔顺”。 奥妮马上改了自己的广告,改成了这个黄果树瀑布“漂流之下”的形象。然后又做了线下的活动“买奥妮,赠黄果树瀑布旅游”。 这个广告一打,销量不增反降,顾客反而没有理由来购买你的产品了,我想要柔顺,我直接买飘柔去就好了啊。 后来这个企业就着急了,打出了“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这个广告,这个广告一打,销量下降得更快了。 为什么?很多消费者以前还以为,奥妮是个外国品牌,至少是个国资品牌。现在一看,原来是一个国货品牌,大家对它的信心又低了一截。 写出有效的广告有这五个法则,能否有效转化竞争对手的用户?能否劈开用户大脑产生二次传播? 最后,我们怎么用定位理论来指导我们,写出有效的广告?我把它总结成“二语三性”的法则。 “二语”指的是销售用语和顾客用语。 “三性”指的是可信性、竞争性和传染性。 1、销售人员面向客户推销时,是否会使用这个广告语? 什么是销售用语?是否包含了有效卖点。我们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一线销售人员是否会使用它。 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 王老吉的销售人员一定会说,冬天容易上火,喝点王老吉可以预防上火之类的。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面对学生销售的时候,销售人员一定会说,要高考了用脑强度很大,得多喝六个核桃补一补。 好的销售用语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反面例子,“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善建者行”,一线销售人员会对顾客说这些话吗?不太可能。 2、顾客向他人介绍你的产品时,是否会使用这个广告语? 第二个判断叫做顾客用语。就是顾客在向别人介绍这个产品的时候,是否会使用你的广告语。 一定要说人话。 比如你介绍你自己,说你是在宇宙中心设立开放式工厂,从事射频信号交换设备的表面高分子化学处理的。 我们会问,你到底是干嘛的?其实你是五道口摆地摊手机贴膜的。 你的广告一定要说人话,顾客才会用你的广告语向别人介绍。 简单。 弱化广告腔。 如果你的广告腔太强了,顾客是不会用你的广告语向其他人介绍你的产品的。如果真的这么去说,别人会问,你是他们家的销售代表吗?所以一定要弱化广告腔。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