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家居市场与家装公司分道扬镳2007/10/2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就整体而言,最近几年北京家居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这种信任危机,2002年就已出现。但从2004年起,随着北京家居市场总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单店规模的扩大,这种信任危机明显起来。 明显的标志是,北京家居市场但店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两难的悖论。 一方面,北京家居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10万平米左右的家居市场有6家,它们分别是居然之家、蓝景丽家、城外诚、集美、红星美凯龙、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规模的增大,使得商品品种增多,消费者选择余地增大规模的增大,还使得管理成本降低。因此,规模化带来了竞争性的加强。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的增大,产品的增多,消费者对建材、家具的选择难度越来越大:一是品种太多,不知道选什么好另一个是地方太大,诳不过来。从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反而加大。虽然总的人流量在增加,但是,单位面积的人流量反而减少,商家的效益降低,出现了规模化带来竞争优势减弱、规模效益降低的情况。 这种两难的悖论,给大多数家装公司带来了效益上的困难,也给一部分家装公司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些家装公司利用家居市场内总人流量增加的情况,在做家装的同时,卖主材、卖家具,有的甚至主要靠卖材料赚钱。这些家装公司的做法,再加上进小区的策略,实现了转型,却使得家居市场内的材料商、尤其是家具商更加的雪上加霜。 家居市场与家装公司的矛盾由此产生。 矛盾的出现促使家居市场服务质量的升级。 家居市场的升级服务措施措施包括,打价格战,延长营业时间。那个时候,“零利润”、“营业到九点”、“正月初二就营业”之类的促销措施是很流行的。“进社区”、“团购”、“集采”也应运而生。 城外诚是最早尝试把家居链向上延伸的家居市场。2004年9月,城外诚宣布搞“永不落幕的房展会”,遗憾的是以失败而告终。2005年,蓝景丽家开始搞网上商诚,尝试让消费者在来家居市场之前,就先对市场内的商品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到市场来成为一个定向考察、定向体验、定向消费的过程。2006年底,万家灯火清理出了家装公司,以家居市场的名义搞起了家装,打响了家居市场反击的第一枪,万家灯火从此成为媒体的新宠。2007年9月8日,居然之家家装设计中心正式开业。细心的人们发现,居然之家并没有对自己10000多平米的17个户型冠名“样板间”或“体验馆”。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