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百货商场孕育商机 家居卖场初显两极效应

  2007/12/20  [访问本页PC版]

    “因为在每个卖场都呆不长,所以很多人认为我不行。我在红星美凯龙呆了3年多,就是用实际行动打碎这些说法。”朱兆春认为一个人的口碑不是靠一些有妒忌之心的人说出来的,而是用事实来证明的。“百强家具总经理陈晓太在北京已经有20多个门店了,但一听说我自己开店,二话没说就租了400平方米,行之行总经理张行保做的是红木,正等着升值呢,并不需要通过开店扩大销售,但他还是在容和家居开了400平方米的大店。”正是有了这些品牌厂商力挺朱兆春,容和家居在3个月内就完成了全部招商工作,如他所说,品牌厂商的认可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也是做卖场最重要的条件。

    百货商场孕育家居商机

    从京城老牌百货商场贵友大厦杀入家居行业,又到十里彩虹、亮都、东方汇美、红星美凯龙等专业家居卖场“周游”一大圈后,朱兆春选择杀回百货商场“掘金”。在家居行业“捣腾”了14年,朱兆春敏锐地洞察到,逐渐凸显的日用化倾向使得一些家居产品渐渐拥有了百货属性:为了美化居室,人们像给自己的衣橱、鞋柜换季一样,季季更换家里的配饰、床品,它们在购物清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希望能在平时逛百货商场时顺便“淘”一些家居用品。

    “十几年前家居产品从百货中剥离,是因为家居业在百货商场的运营成本太高。”如果说以前过高的租金使家居产品不得不从百货商场“出走”,那么如今家居产品的日用化倾向已经足以让朱兆春这样的人心动。

    说到在燕莎奥特莱斯,很多圈内人可能马上就会想到亮都家居广场,它就曾开在现在的燕莎奥特莱斯b座。2002年6月,亮都家居广场开业,朱兆春任总经理,2003年7月,燕莎奥特莱斯b座取代了亮都,业界甚传“亮都才开一年就做不下去了”。“如果亮都是我做黄的,现在燕莎奥特莱斯还会把整个地下一层租给我做家居吗?”事实上,当年亮都为了燕莎奥特莱斯的长期发展“腾地儿”,这为朱兆春“返场”燕莎奥特莱斯埋下了伏笔。

    “百货与家居并不矛盾,百货商场旺盛的人气是如今家居卖场最眼馋的。”不过,朱兆春坦言,除了对他的信任,入驻容和家居的商户们更看重的是燕莎奥特莱斯的黄金客流:艺藤居建旗舰店,荷比先生专“秀”获奖作品,邓禄普、阿玛司等都把容和家居作为新品发布的阵地。朱兆春认为,在百货商场做家居过去有成功的例证,现在则背靠着燕莎奥特莱斯有了新的机会。

    家居卖场初显两极效应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