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货商场孕育商机 家居卖场初显两极效应2007/12/20 [访问本页PC版]有人说,在百货商场开个几千平方米的家居卖场,敌得过动辄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卖场吗?“2005年北京过万平方米的家居卖场就有130多家,这时候新卖场再尝试挑战大而全,很难脱颖而出。”在北京红星美凯龙任要职3年多之后,朱兆春对大型家居卖场的优劣了如指掌,他也深知在老市场已形成格局时,新市场必须见缝插针寻找机会。 “容和家居的定位是小而精,我们要在燕莎奥特莱斯这样寸土寸金的市场里做出自己的特色,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家居消费需求。”在朱兆春看来,让消费者在逛百货的同时可以轻松“淘”到精品家居,而不用在数万平方米的卖场里瞎转悠过滤大同小异的产品,这是容和家居的杀手锏。“也许人们希望买完冬天的大衣后再添几个皮草质地的靠枕,或是在买到凉鞋后再挑些精致的水晶饰品,只要他走到燕莎奥特莱斯c座地下一层,就可能在容和家居找到自己想要的。”在容和家居,可以很容易找到饰品、窗帘、布艺、家具、软床等品牌产品,这种小而精以及非单一性经营将成为一种标志性符号,抓住一部分喜欢享受“小众”乐趣的消费者。 “这并不是一种刻意的特立独行。”朱兆春认为,这是家居行业两极化发展趋势指引下的顺理成章,“大卖场越做越大,把大而全做到淋漓尽致,小卖场越做越精,并且力争特色鲜明,恰恰是一些中不溜儿的中型卖场因缺少个性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优势。”正是这种“两头热,中间冷”的分化局面,让朱兆春在规划容和家居之初就确定了其小而精的定位,他坚信,“傍”着燕莎奥特莱斯的超人气,这个“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精品家居卖场将在与“巨无霸”卖场的角逐中闯出一片蓝天。 奇思妙想 朱兆春笑谈14年家居从业感触 -4年之内换了3个地方,很多人觉得我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哪里都呆不长,是个失败者。了解我的人并不这样看,成功与失败并不是人说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从心底来讲,我一直愿意自己做些事情,如今已是40多岁一把年纪了,该是把握住机会下决心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了。 -在红星美凯龙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我收获颇多。红星美凯龙是全国连锁的家居集团,我在营销、管理、为人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多启发。十里彩虹、东方汇美留给我的“救火员”经历告诉我,招商只是皮囊,规范化的管理才算得上骨架,随便搭个棚就等着数租子的好日子早就过完了,未来是管理制胜的时代。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