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年终盘点与明年展望2007/12/24 [访问本页PC版]以往:商品房为主,保障房为辅 按照政策,经济适用房用地由国家划拨,利润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各方面的税费也要减免。零地价、微利性和低费税,构成了经济适用房的三大基本属性。和很多地方的高房价相比,经济适用房的价格通常只是当地房价的一半左右,这个价格保证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都能够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子。 2007年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显示房地产调控的新目标日趋明朗的同时,也为未来住房体制勾勒了新格局。 1994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启动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的改革方向。在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中,一直以来住房模式的设计是“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或由政府提供廉租住房。即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供给体系,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 如今:保障房为主,商品房为辅 而今年出台的多项政策,使得以往以商品住房为主、保障型住房为辅的住房体系,向保障型住房为主、商品住房为辅转变。这一转变标志着一个新的住房体系正在形成。预计未来住宅市场总体格局是:绝大多数人群的住房将由占到总体居住用地70%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普通商品住房、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5类住房来解决,其他人群则由剩余的30%住宅产品来解决。 具体来说,就是最低收入者将通过廉租房或廉租房补贴解决住房问题低收入者将通过经济适用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中低收入者可以通过经济适用房、“双限”普通商品住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中高收入者可以选择普通商品房和高档商品房。这个居住体系一方面意味着全新的保障型住房时代来临,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梯度的住房消费格局正在我国形成。 唯一100%“拥屋率”的国家 新加坡组屋制度 我们该学什么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新加坡期间参观了当地的组屋区,并了解了新加坡公共住房的政策和经验,使得国人将目光再度聚焦于新加坡的住房制度。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土地资源匮乏,但通过发展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政府组屋”,不仅满足了居民基本住房需求,而且避免了开发商在房价上恶意炒作,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成功的房地产发展道路。如今的新加坡,已是全球唯一近乎达到百分之百“拥屋率”的国家。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