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企业做大之后如何做强?一线领导成就一流企业!

  2008/1/28  [访问本页PC版]

    因此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人和”的优势来快速弥补“天时”(即体系)的缺憾。如何弥补?那就是通过走访一线的方法来进行走动式管理。

    宗庆后一年300多天在市场一线,而娃哈哈成为饮料行业国内少有的巨头。赵启三常常微服私访终端市场,金丝猴遂成为国内糖果业增长最快的企业,将喔喔、大白兔等甩在后边。现场管理是最好的管理。因此走动式管理不啻于是打通现阶段中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这两个“任、督”二脉的管理利器是让中国企业战胜跨国企业最好的管理利器是让日益长大的“大象”般的中国企业具有“蚂蚁”般灵活跳舞的管理利器。是不到20岁的中国企业追上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跨国企业的一个捷径。

    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发现领导走访一线对于中国企业有着以下八大益处。

    1、企业机制:克服官僚作风,快速解决问题

    首先在金字塔式的阶层制管理体制下,很多企业营销体系管理层级过多,企业老总听到的往往是通过层层汇报上来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有遗漏、偏差,甚至有虚假成分二是由于人的本性对信息有选择性知觉作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选择那些对于自己有利的信息,而舍弃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报喜不报忧”,而这些“忧”的信息对于领导准确把握市场真实情况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等到“忧”的事态扩大到解决不了时,领导就成了“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的人”!这为企业经营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但领导经常下一线,可以克服机制中存在官僚作风,能够及时了解市场的真实信息,从而及时地解决问题。

    2、决策机制:调和老板立场与经理人立场的决策矛盾

    由于机制导致经营者与所有者面对同样的市场情况,有着任务导向和所有者导向两种不同的立场。因为企业对经理人的考核往往是短期的、局部的、可以量化的销量目标,而经理人为了完成本部门在任期内的任务,所采取的策略往往倾向于短期的、局部的任务导向,如“只关心市场销量而不关心市场利润率,或者只关心市场利润率而不关心市场占有率”,不能顾及企业长期的、全局的利益,严重的甚至会采取饮鸩止渴、杀鸡取卵的不道德的市场行为。

    而领导(这里就只是指所有者)则是所有者导向,更多是站在长远的、全局的角度做决策。这种矛盾是很难避免而长期存在的。

    但领导经常下一线了解情况,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则能够及时的规避营销管理中的短期的、局部的有损长期利益、全局利益的行为,调和长期与短期、全局与局部的利益矛盾。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