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成长的文化根基2008/1/7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1984年联想创办的时候,是一家做汉字系统的公司,到现在已经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型的公司。企业从20万人民币的资本和11个创业者发展至今,已经拥有1400多亿人民币的营业规模和650亿人民币的资产规模。现在联想控股旗下五个子公司的业绩都很好,而且旗下投资公司所投资的企业发展得也非常好。 联想的成长,尤其是并购ibmpc,对中国企业还是有重大意义的。联想并购到目前为止取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营业额和利润都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股价也从当时每股两元多涨到了今天的七元多,使投资人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并购最主要的困难是东西方文化的磨合,而不是管理及业务方面的磨合。 文化是执行力的根本 在it行业,联想的管理走在前沿,在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比较深的功底。并购后两边一对表,感觉业务的差别不大。由于对业务有深刻的理解,联想能够与国际企业接轨,甚至比它们更加先进。比如像第一个ceo的换人。如果不是对业务有深刻的理解,真正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引领企业走得更好的话,是很难下这样的决心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无论是并购人家的企业,还是像海尔一样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都需要对企业、行业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蛇”真不懂行的话,是吞不了“象”的。所以,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可能是我们并购的一个重要基础。 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包括对所谓“房子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注重房顶,也要注重地基,文化的磨合就更是长远的过程了。这其中有东西方地域的文化区别,也有不同企业风格的文化区别,纵横交错。所以,一个企业真正并购成功,是它能够形成一个所有员工都认同的、比较完整、统一的文化基础和风格,而不仅仅是把钱赚过来。 为什么这么说?联想集团在没有并购ibmpc之前,在国内走过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直至取得比较大的成功的道路,这里面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联想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无论是战略的制定,还是战术步骤上的设计,都是有可能失败的。因为完全正确太难了。战略的制定只有把边界条件弄得很清楚,环境又对,才能成功,这里面很多东西是不可知的,是带有估计性的,因此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样才能够继续走向成功?那就要不断进行调整,对战略的失误进行调整,然后再按照调整后的战略去做。这种调整过程需要有非常强的执行力。 企业的执行力由多方面形成:首先是战略对不对,其次是资源充不充分,此外非常基础的,也是“打大仗”时需要的,就是企业文化。对于联想来说,这个文化基础就是上下一心、说上就能上的一种军队精神,这也是我自己特别崇尚的精神。联想自成立以来,打过几次硬仗,都是靠坚实的文化基础赢得的。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