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应对出口困境 家电业改变出口结算方式、转战内销市场

  2008/4/14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如果用一个字去形容,就是‘大’用两个字去形容,就是‘很大’!”当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跌破“7”关口的时候,广东某家电企业高层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业内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影响家电业出口的最大因素,再加上出口退税率下降、贸易壁垒、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宏观因素,家电业2008年内忧外患。甚至有悲观观点认为,今年比去年的出口要下滑3成以上,内外销总量能跟去年持平已属万幸。而大部分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海外市场的风险,纷纷杀回马枪向内销市场要利润。

    企业面临出口困境

    某冰箱企业高层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劳动法实施以后,人力成本提高了12%,算进总成本之后就增加了1%钢铁、铜、能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总成本提高了2%国家紧缩性的宏观政策下,企业贷款更加难,让总成本提高了0.5%.再加上物流成本提高等其他因素,一台冰箱的生产成本就提高了4%-5%.而人民币已经由去年的7.79升到现在的7,单这一项,让出口成本足足提高了一成。”

    “人民币升值快,但除了欧盟地区之外,我们的出口绝大部分还是用美元结算,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内某空调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和外商签订合同的时候,多用远期汇率报价,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较大的话,在结算的时候就把价格提高。“但是,价格的提高幅度还是跟不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而珠三角一个主攻出口的小家电企业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订单的周期通常会比较长,等到交货的时候,人民币已经升了一圈了。那时候我们会跟外商谈判,这也会得到他们的谅解。毕竟这是不可抗力因素,是全行业的问题,而且中国还是世界家电制造无可替代的地方。”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电行业面临着“三高一低”的问题。人民币、人力成本、渠道成本大幅上升,但销售价格依然偏低,家电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是一些二三线企业。而相比起中国,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成本更低,已经开始逐步扩大其在全球家电制造业中的话语权,特别是彩电、空调等开发较早的产品类别。“不过他们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配套也远远不如我们完善,暂时还不会抢走我们太多的订单。”

    对美出口下滑最大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