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3届广交会“佛山制造”面临国际大考佛山日报 2008/4/15 [访问本页PC版]出口环境“变天”铝企利润“转凉” 专家建议降低经营成本、调整产业结构,应对制造业高成本趋势 文/本报记者纪可 人民币持续升值破“七”奔“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经济衰退新劳动法实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上述因素近来始终困扰着佛山铝型材出口企业。 凤铝等多家铝企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开始,铝型材行业的出口量普遍出现回落。面对空前恶化的出口环境,企业正想方设法度过此次危机。 困境对美出口大幅下跌 “出口大环境正在恶化,铝型材企业如今面临多重压力。”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一方面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其零售市场需求减少,采购商的订单也因此缩减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加速、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和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原因也在压缩企业利润。 据了解,自去年7月以来,我市铝型材企业的出口额都出现不同程度“缩水”,并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以出口北美市场为主的部分铝材企业透露,目前北美的出口量已同比减少近一半,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又大幅缩减了北美采购商的订单。 铝型材出口企业普遍反映,现在不敢轻易接单。“因为单价上涨的幅度跟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利润日益萎缩,有些订单甚至只能亏本生产。”一家小型铝厂的负责人说。 应对涨价是否为长久之计? 面对空前恶化的出口环境,铝型材企业纷纷各施其法,尽力突围,而涨价是目前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今年以来,铝型材行业价格不断上扬,我市的铝型材出口企业也与订货商展开了一场价格“拉锯战”。 “去年出口退税增加了11%的成本,我们只有调高部分产品的价格,但要采购商接受大幅度的涨价很难。”凤铝铝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即使终端客户可以接受涨价,利润本来就不高的代理和经销商也不会接受。协调的结果是大家各让一步,厂家必须消化一半左右的成本上涨压力。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以涨价为手段的成本转嫁并不是长久之计。从宏观发展形势上看,人民币升值和生产价格上涨还将持续,而铝型材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毕竟有限。其价格如果过高,中国的铝型材出口将丧失竞争力,国际采购商可能转向东南亚等地进行采购。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