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瑞典跨国公司外包经验与中国企业策略选择

  2008/5/20  [访问本页PC版]

    (二)中国企业开展外包的策略

    1.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外包

    我国具有承接国际外包的明显优势,在人力资源储备和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厚积薄发,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广阔市场优势和优惠政策,将继续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外包。当前应发挥比较优势,确立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外包扶持政策,建立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

    从瑞典经验看,并非只有发达的大城市才能承接外包业务,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城市同样有事可做。比如瑞典北部拉普兰地区,由于地处北极圈以北,常年天寒地冻,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都难有作为。但该地区的小镇正是凭借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发展起来了‘汽车和轮胎测试外包’业。全球著名的奔驰、宝马、奥迪等各大汽车生产商和米其林等轮胎生产商都选择在此进行新车、新装备的寒带性能测试,每年为当地带来可观的外包及相关衍生业务收益。鉴于此,中国各地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确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承接国家和地区,打造外包品牌。有条件的城市应立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及物流采购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管理营运中心等,发展高端外包产业,并为其他地区发展外包产业提供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只有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打消外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外包的忧虑。

    2.善借外部优势,择机进行业务外包

    外包应该是双向的,中国不能总处在国际价值链的下游。当前中国企业不仅仅需要积极的承接生产和服务外包,还应该适时地主动外包,其中尤以研发外包为首,积极利用外脑为我服务。传统观念认为,研发是企业的灵魂,理所当然要靠企业身体力行。而瑞典企业的发展经验告知,研发并非企业增长的唯一引擎,发展动力同样可以来源于顾客的品牌忠诚度(H&M),还可以来于他优于对手的供应链管理(IKEA)。瑞典的IT产业和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历程还透露出,研发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风险,这使得企业家不得不权衡,是自主研发还是外包研发。实际上,很多瑞典高科技企业日益倾向于研发外包,将产品研发和设计环节外包给更优秀的研发企业或科研组织,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采用研发外包可以分担风险、节约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使得产品快速上市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从外部寻求技术来源。一般采取以下的方式:项目委托、联合研究开发、建立培训中心、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