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为什么30年出不了世界级企业家?2008/5/5 [访问本页PC版]●营销差距:利用vs敬畏 中国企业利用消费者的幼稚,世界级公司促进消费者的成熟。要想真正把握消费者,就得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样,不断地了解他们,琢磨他们。但中国众多企业在骨子里对消费者是没有敬畏的,他们认为可以用计谋搞定消费者,所以用夸大其辞的广告,用费尽心机的“承诺”去讨好消费者,获得增长。从多年前一些保健品包治百病或危言恐吓的广告,到后来的香武仕、欧典炮制虚假洋品牌,无不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营销差距。 ●领导力差距:聪明人vs认真事 中国企业强调做聪明人,世界级公司强调做认真事。不少中国企业家的骨子里有很深的帝王情结,有很强的支配欲,喜欢研究“驭人之术”,喜欢“好为人师”,“领导”在他们心中就是“驾驭”的意思,结果企业就演化成了权谋组织。世界级公司强调的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强调的是权力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合作。 三大原因:中国企业家尚未登顶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得益于一批具有创富精神和理想的企业家共同努力的同时,也将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推上了个人价值成就的高峰。可是,仰看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等商业领袖,我们就能知晓,中国企业家的修炼与攀登之路还远未到尽头,距离顶峰还有很长一段路途。 ●差距一:抵制诱惑的能力 世界级商业领袖往往诞生于严格的市场竞争环境,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与商业环境,还无法说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这给企业家提供了太多的创富机会,同样也形成了太多的诱惑,以致中国企业家不容易坚守自己的商业底线。中国企业家有了钱就抑制不住要进军房地产,涉足证券投资,因为赚钱来得快。 中国服装业龙头企业雅戈尔,2007年主业销售收入不足20亿元,但其持有的中国人寿、宁波银行等近十家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240亿元,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竟然来自于非主业的股权投资和房地产。但是这样机会投资产生的利润是可以持续的利润吗?真正致力于登上顶峰的中国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的眼光放到对暴利与机会的贪婪上。 ●差距二:重硬件轻软件 世界级商业领袖有个共同特点,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来实现企业的跨越。而很多中国企业家认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是硬件推动型,他们相信机器胜过相信人才,他们把研发投入的重心放在机器设备的投入上,轻视对研发团队和研发管理者的投入。他们愿意花几个亿去买设备,但绝不愿意花百万千万请人才,也不会花几千万来设计一个流程。殊不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经营管理,最终来源于人的智慧,离开这一点,企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