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货币供应量不宜再作为政策调控目标

  2008/5/6  [访问本页PC版]

    李扬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作为政策中介目标。他研究发现,由于中国的货币供应具有高度内生性,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正在降低,这一中介目标的实现受到多重制约。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降低。李扬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创新频出,资产流动性提高,货币和金融工具的替代性空前加大,不仅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难以区分,而且交易账户于投资账户、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界限日益模糊,货币的定义与计量日益困难与复杂化。

    由此,去年即有学者对中国当前的货币统计口径提出置疑,认为原来的m1、m2、m0已经不能反映货币量的变化,需要增加新口径,如m3。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降低。李扬发现,十余年来,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的计划与实际一直存在巨大的偏差,货币供应与信贷走势也不一致,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降低。原因是,由于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很强的内生性。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主要是经济的产物,也就是“gdp是因,m2是果”。

    再次,货币供应和gdp与cpi走势的相关性降低。李扬研究认为,货币供应自99年以来,只能相当小程度解释我国cpi的变化,与gdp的相关性也很小。由此,即使央行对货币供应有效控制,也难以达成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远小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彻底改革外汇体制

    李扬认为,在如此状况下,要发挥货币政策的效力,当前必须彻底改革我国的管理体制,创造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力。

    这之中,最根本的在于外汇管理体制。

    李扬认为,应让央行彻底摆脱货币供应操作与外汇储备的动态联系,实行外汇资产多元化投资。方案之一在于,改革政府部门功能,由财政管外汇,负责汇率政策的实施和制定。央行管货币政策。另外,要分散国家外汇资产管理权,适当划定央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需要的外汇储备,其余的不再由央行管理。

    此外,要提高央行的独立性,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改革货币政策工具,改进货币统计口径。

    李扬认为,当前,为提高从紧的货币政策效力,应该取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息。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