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业发展新趋势:交叉贴牌 专业分工 访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凌空2008/7/2 [访问本页PC版]陶城报: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正在改变,那么贴牌生产就是一种典型的轻资产的经营模式。做贴牌的附加值是否低些? 刘凌空:附加值是一样的,比如将售价提高10个点,如同10元提高到11元,这部分钱还是投到营销费用上去了。我们现在是以贴牌为主,自有品牌为辅,两条腿走路。今后的生产压力在于我给你贴牌要按你的经营理念去做,达到你的要求才能做。 “按中国现有制度,要尽量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 陶城报:佛山有一家品牌企业这些年产能一直紧张,内部意见一种认为要买地、盖厂房以解决产能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利用其他企业的闲置产能,因为建厂有时间成本,走上正轨最快也要2-3年,这样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难看。可见组织生产不易,两方面的领导层在观念上要协调有个磨合期。 刘凌空:按中国现有制度,要尽量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因为一旦投入固定资产,问题很多:要买土地(土地款不给完不给动工)银行贷款难用工制度、合同法,给企业带来负担环保、节能减排压力。在当前形势下,为解决产能是贴牌好还是自建好,答案不言自明。而且现在整个市场是供大于求,盈利空间相差不大,大企业成本未必越薄,负担却重很多。陶瓷行业应多借鉴一下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功案例。 陶城报:陶瓷企业的一个特点是企业要管的产业链很长,从原料采购和加工到生产,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抓,精力、资源不能集中投入一点。专业才能做得更好,事实证明越成熟的产业其分工越细,集中资源、精力专注做某一块也是趋势。 刘凌空:我个人认为当前存在两种品牌:一是企业品牌(如东鹏、马可波罗等),二是市场品牌(质量平平但以价格取胜)。土地问题是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土地价值在不断提高,完全可利用别人的生产能力来发展。目前这个行业要慎重考虑适不适合拼命买地,因为做企业不能仅寄望于土地升值赚钱。其实整个行业交叉贴牌的很多,不给国内品牌贴就给国外贴。最后会走向交叉贴牌,专注分工。 陶城报:但陶瓷企业还是四处圈地,去年以来江西等地招商引资成功,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价便宜,加上好的融资政策。 刘凌空:这笔钱能否真正拿得到是个问题。政府领导承诺的东西,职能部门能否配合?恐怕兑现不了这么多。 陶城报:现在一些新兴的产区规划是很大,但推进的速度还是很慢。 刘凌空:在江西发展遇到的问题会比清远多得多。清远有四五年的操作,佛山也有许多经验可供吸收借鉴。其实佛山陶企从环保角度认真抓还是有得做。如果把生产全部往外推,总部经济不会长久,因为没有根基。将来清远等其他地方也可以搞总部经济,也可以建市场。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