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陈帆

陶瓷视界  2008/8/15  [访问本页PC版]

    后来,他又参与多部教材的编写,其中《中国硅酸盐辞典》就有陈帆的一份心血。“我与其他专家不同之处在于,我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我始终坚持一条,技术知识必须跟生产实际、产业实际相结合。”

    引进设备 促进行业转变

    陈帆告诉记者,他对陶瓷行业的贡献就是在于将传统的东西向现代转变。“为什么全国陶瓷界都认得我,因为他们读的教材是我主编的,他们用的机器没有一件不是我经手的。外国的东西进到中国来,我是代表国家去国外买机器的,同时引进技术。”在陶瓷行业,没有人可以与陈帆相提并论,也没有人可以忽视他对陶瓷行业的影响。他自己也称,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可以代替他。

    陈帆说,中国传统产业很多,真正能做到在全世界可以叫板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陶瓷,一个是中医药。而且陶瓷真正发展是最近15-20年的时间,从传统走向世界,其中就包括了陈帆的努力,整个技术引进都是他亲手张罗来的。所以今天他到哪个厂都感到很亲切,因为很多的东西都是他当年弄过来的。

    1987年-1995年,陈帆任国家建材局中伦陶瓷公司董事长。当时的他就代表国家去国外采购和引进先进设备。科达机电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达机电的第一条压机就是通过陈帆引进的。“他是中国陶瓷机械装备的鼻祖,没有他,就没有陶瓷行业的今天。”

    “当时的环境比较特殊,我的身份也比较特殊。既然是中伦陶瓷董事长,我就必须想方设法改善生产设备,让传统的手工作业变为机器作业,让传动的工序变为自动工序。”

    “为什么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因为陶瓷是文学艺术、科技、经济的载体。”

    从1958年参加工作以来,整整50年,陈帆一直在跟陶瓷打交道。“我对陶瓷有一种感情,我也一直在为这个行业奔波。早先的国家5年计划,陶瓷部分都是我参与起草的,我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国家的产业。”他说,一个产业要健康发展,是要有一批人来操作。“为什么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因为陶瓷是文学艺术、科技、经济的载体!上万年的考古挖出来什么都没有,就只有陶器,哪个行业可以做上下五千年?只有陶瓷。”

    鲍杰军说,陈帆在陶瓷行业耕耘了50年,是行业之福。“他的一生全部给了陶瓷,全部给了陶瓷行业。他一直站在国家的宏观高度,为陶瓷行业摇旗呐喊,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行业的荣幸。”

    陈帆小档案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