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城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2008/8/18 [访问本页PC版]丰城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周育林说:“其实在外的人都很想家,只要在家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回来就业的。”他介绍说,2008年初,由该市劳动局牵头,各乡镇积极配合,上门上户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普查,约有 3.9万在外务工人员愿意返乡就业。 创造免费就业培训的机会宽阔的草坪,婀娜的绿树,现代化的办公大楼,明亮宽敞的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乍一见,还以为这里是一家著名上市企业,其实这是丰城市委、市政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提供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投入巨资兴建的公共实训中心。由于硬件设施齐全、管理模式科学、培训能力较强,目前该中心已被确认为江西省十大公共实训基地之一。 “一方面是招工难,另一方面也存在就业难。”丁火华说,“园区内各工业企业都希望招收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而许多农村富余劳力又不具备这些技能。为化解这一矛盾,丰城市加大投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丰城市公共实训中心因此应运而生。该中心位于丰城工业园内,总面积 5.667万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工程已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中心集理论培训、操作实训等为一体,目前开设了电子、机械、陶瓷、缝纫等实训科目。今年 4月,实训中心正式开班。 尚庄街道彭山村女青年高莲花原在深圳市一家鞋厂打了两年工,今年初回家时,听村干部说工业园有免费培训的基地,还可以推荐就业,十分恋家的她便留下来了。笔者日前在公共实训中心看到,高莲花正与同村的鄢丽芳等姐妹学习缝纫技术。鄢丽芳在外打工的时间更长,有 5年,她去年成了家,小孩已经 9个月了,她对笔者说:“我结婚后,再出去打工就很不方便,幸好家乡有免费的培训机会,还落实了上班的企业,我没有后顾之忧了。” 据悉,这一批60多名缝纫班学员培训期满后,将全部进工业园区内的爱娇服装厂和鸿鹰手袋厂上班。 丰城市公共实训中心主任闵忠荣告诉笔者:“实训中心采取的是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以生产养培训,这样既保证了实训中心的正常运转,又很好地对接了市场,学员一培训完,即有企业接纳并正式上岗。” 除前面提到的几家服装企业外,华伍制动器有限公司、麦克赛尔实业有限公司、维美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与实训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有利于就地转移的长效机制企业要发展,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保障。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既能找到工作,又能真正留得住既能挣到钱,又能扎下根,丰城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长效机制。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