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德化出口瓷企组织价格联盟 掌握定价权

  2008/8/2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贸易摩擦增多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德化陶瓷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小瓷厂被迫关门。然而,更多瓷企纷纷出招谋变,或由出口转为内销,或由工艺瓷转向礼品瓷提升附加值,或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一些规模较大的德化瓷企在经营陶瓷主业的同时,还把触角延伸到彩印、运输等领域。

    而德化县政府也积极引导出口瓷企形成价格联盟,掌握定价权,并对进行技术创新,使用环保能源的企业,给予一台窑50万元的补贴,使瓷企降低生产成本。今年上半年,德化县陶瓷产值达33.81亿元,同比增长23.5%。

    突围样本

    内外销并举 开拓国内市场

    从今年4月以来,德化儒苑陶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添福就频频对找上门的欧洲订单说不。“对方都要求以美元结算,而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大,公司接外销单首先要考虑能否挣钱,否则就宁愿放弃。”

    德化目前的陶瓷产业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外销的小工艺瓷,二是日用陶瓷,三是传统瓷雕。其中外销小工艺瓷占到总量的80%。外销小工艺瓷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用瓷为主,例如圣诞树的小挂件等,这种小工艺品消耗性强,样式变化快。

    徐添福的公司主要以生产出口西洋工艺瓷为主,而在德化,有八成陶瓷企业以出口外销为主。陶瓷企业总数超过1100家,其中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价格极为低廉,几乎没有附加值。

    每年4月至9月底,是德化瓷企外接国外圣诞工艺瓷订单最忙的时候。但在今年人民币升值、退税率降低、原材料涨价的困局下,一些规模较小的陶瓷出口企业被迫选择了关门,而另一些陶瓷出口企业则积极求变,把此次调整看作是获得新生的机会。

    徐添福的企业在转型上走在了前列。几天前,徐添福到北京谈了几单礼品瓷订单,今后企业将由外销为主逐渐转变成内外并举,逐步开拓国内市场。

    此外,徐添福还购买了价值200万元的设备,开发了全省首条全自动电热高温隧道窑,降低了1/3的生产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欧洲的一些陶瓷企业,同样生产玩偶等小工艺瓷,但他们走的都是高端品牌路线,专卖店分布全球,用的瓷土还不如德化,但一件工艺瓷售价便可达到三四千元,价钱相当于德化同等产品的20倍左右。

    “今后我们要搞高端艺术礼品瓷,只有走中高端路线,提高产品附加值,才是出口企业脱困的出路所在。”徐添福说,由于企业转型,不再走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工人缩减了一半,由1000多人减少至500人,生产规模也减少了1/3,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