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微利时代下的色釉料企业发展困境

  2008/9/10  [访问本页PC版]

    竞争过度 行业不规范

    新珠江集团董事长罗青指出,我国色釉料存在着“小企业太多太分散,大的做不大,小的死不了”的困局。据报道,我国陶瓷色釉料及原辅材料的企业大约有1800家,但是大部分是做化工贸易,真正做生产、有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不到500家,其中上规模的仅有50到60家。为数众多的色釉料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甚至回扣等不符合职业道德的做法,过度的竞争也使得产品的价格一低再低,有些企业甚至逼近底线。泰和田化工总经理徐志认为,这与整个行业的不规范有关,是小企业迫于生存压力下无奈的做法。

    由于过度竞争,即使在微利时代下,部分企业仍不得不考虑再次削减利润,以低利润获取更多客户资源。“现在陶瓷企业不好做,停窑情况比较严重,对生产原料的需求有所减弱,我们只能设法增加市场份额,增加这块蛋糕的占有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说。然而,经过这个“寒冬”的洗礼,色釉料行业有望重新洗牌,并且符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洗牌后有望出现龙头品牌,过度竞争后重新回归到正常。同时,以后进入色釉料行业的门槛将提高。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