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从三鹿事件中蒙牛、伊利的表现谈危机公关

  2008/9/21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近日,甘肃14名婴儿因服食三鹿奶粉而患肾结石的事件震惊全国,随后,国家有关部门从22家乳制品企业的婴幼儿奶粉中检出了三聚氰胺。 一时间,三鹿陷入危机之中,整个国内乳业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次危机事件中,三鹿品牌获得重生的几率几乎为零,这是企业愚弄消费者生命健康应该付出的代价。不过对于深陷危机的乳业其它企业,如何危机公关,转“危”为“机”,则是企业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蒙牛、伊利两家企业在三鹿事件中的表现。

    三鹿事件后,蒙牛官方很快作出声明,首先是向消费者道歉,然后承诺所有问题产品收回,对染病患者按国家标准的两倍给与赔偿,并进一步承诺,今后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负责到底。其实蒙牛的奶粉产量少,而且三聚氰胺的含量比三鹿2000多毫克相差很远,但是蒙牛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特别是牛根生在蒙牛全员大会上的表态更令人佩服:“大品牌要负大责任。无论是与非,无论长与短,我们都要坚决地、彻底地、全面地负责任……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即使公司完蛋,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地履行承诺,把细节做到位,哪怕牺牲自我也要营造出一个干干净净的乳制品市场……我们宁可轰轰烈烈地死掉,也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如果因为负大责任而死掉,死而无憾!至少,负责任死了比不负责任死了光荣得多。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思考’……”

    另外,我们再看看伊利的表现。三鹿事件后,伊利高层说:“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安全危害,三岁以上的儿童安全量会更高。虽然我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伊利虽然声明要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但没有一句话提及赔偿问题,而是在极力宣传三岁以上的人食入微量的三聚氰胺一点事也没有,给人一种推卸责任的感觉。

    蒙牛和伊利的不同态度让我们不能不深思一个问题:企业面对危机事件,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进而转“危”为“机”,化险为夷呢?

    应该说,企业要想成功应对危机事件,最关键一点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这个世界没有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品牌也是如此。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在所难免。然而,关键问题是错误出现以后,企业以何种态度面对错误。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