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三鹿事件中蒙牛、伊利的表现谈危机公关2008/9/21 [访问本页PC版]处理危机事件,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危机爆发后,企业可能会“四面楚歌”,政府批评、媒体曝光、公众质疑等都会纷至沓来。此时企业最明智的做法是,正视问题,以诚相待,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敢于公开真相,积极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并且“闻过即改”,做出相应的改进举措,争取赢得公众的谅解和同情。 不要忽略,企业真诚的态度对单纯的公众的影响力。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不管它做错了什么,往往会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信任!其形象不但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有所升华。许多危机成功的案例显示,企业在危机事件中的诚恳态度,不仅化解了一场灾难,而且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相反,许多企业担心危机事件曝光后会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采取隐瞒、掩盖、敷衍、“无可奉告”等愚蠢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雪上加霜。企业应该明白,在危机时刻,公众对企业的反应高度敏感,任何敷衍、傲慢、推卸责任的言行都可能激起公众的愤慨之情,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一个被消费者憎恶抛弃的品牌其实一文不值。几乎所有的危机处理失败的案例,都存在着企业态度上的失误。 三鹿事件后,蒙牛除了道歉、赔偿、承诺外,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表示“为了承担责任,我们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这种真诚负责的态度,展示了蒙牛“大品牌要负大责任”境界,在消费者心里树立了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人心。 相反,伊利的声明避实就虚,不作出赔偿消费者的承诺,反而教育消费者三聚氰胺微量服用没事,这种态度给人以推卸责任,抽身事外,拿消费者当弱智的感觉。身为国内乳业的领先者,伊利不考虑如何勇于承担责任,反而试图抽身事外,这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厌恶感。试问,潘刚敢让自己的孩子吃这种所谓的安全奶粉吗? 危机是灾难,也是的契机,企业要想在危机事件中转“危”为“机”,化险为夷,切记: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杨兴国,资深品牌专家,邮箱: yxg818@126.com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