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透析我国房市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新浪房产  2008/9/8  [访问本页PC版]

    而根据我们的测算,2007年底深圳的房价收入比达到17,北京、上海也分别达到14和13,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需要10多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普通住宅,房价泡沫已经非常明显。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超过了10,而发达国家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都低于7。

    另外,从东京、香港两个著名高房价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情况来看,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也偏高。东京在1964年到2003年40年间,经历了日本地产的繁荣和泡沫,在这期间,其市区的房价收入比在泡沫破裂前最高达到23,整个历史时期中最低为8,中位数为10。总体来看,70年代的日本与我国目前在宏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环境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之处,这段时期东京的房价收入比稳定在9-12之间。1994年到2006年的香港,房价收入比在97年地产危机前最高达到20,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最低为7,中位数11。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2007年底约为15,与东京、香港相比,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部分城市如深圳甚至接近香港地产泡沫破灭时的水平。

    因而,从国外的经验、我国1992年-1994年海南房地产的走势以及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可以判断出,我国的房价已普遍偏高,超出了居民的可承受能力,集聚了一定的泡沫成份,有其调整的内在动力和必然性。

    2.对房市的专项调控政策和宏观紧缩政策是导致此次调整的直接原因

    2006年-2007年,房价快速上涨使投资、投机需求迅速增加,而这又进一步造成了房价的暴涨,土地价格也出现了飞涨现象。为此,2007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针对房地产的专项调控政策。其中,以二套房贷为标志的银根紧缩政策使资金泛滥的房地产市场突然缺血,投资、投机需求遭到重大打击,不少资金离场,需求开始萎缩。与此同时,银行开始惜贷,作为银行优质客户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夜之间被银行冷落,开发商的资金开始紧张,囤积楼盘和土地的成本加大,加快周转速度成为众多开发商的选择,房地产供应在短期内增加,供求关系发生反转。在调整初期,因高房价下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行业表现出明显的销量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价格开始调整。

    另外,我国为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向全面的、较高的通货膨胀,同时为调整房市结构、防止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和挤压房市的泡沫以避免出现大的资产泡沫化和减轻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紧缩政策。央行主要采取了提高准备金率的手段来紧缩银根、对付通胀,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8.5个百分点,总计冻结存款44650亿元。并多次提高利率,使房地产企业每月要支付的还贷额大幅增加,同时使居民对住房的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下降。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