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解说陶瓷业“冬天”“停窑”“出口退税”“奥运”“变脸”

《广东建设报·陶瓷周刊》  2008/5/11  [访问本页PC版]

    点评熄火停窑节支增收

    其实,在不利于企业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选择停窑主要是为了化解市场带来的压力,整合有限的流通资金,压缩规模,聚集力量,做精做专,为市场转暖做准备。

    业内人士指出,停窑调节是行业的一种进步,一方面,生产单线产能的提升使建陶企业再无需以“削峰填谷”式的方式来应对销售旺季,另一方面,巨型生产线的连续生产量非常惊人,不仅会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甚至连堆放的场所都很成问题。因此,用停窑调节的理性方式对待产销不平衡的问题,其实是行业的一大进步。

    销量直线下滑,原料、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等是导致停窑的主要原因,市场要转暖,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企业要精打细算,保证资金链的健康发展是关键,

    适时调整生产规模,减少库存,保持实力,待机而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事件三陶瓷出口退税有望回调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今年以来佛山的陶瓷出口大幅下降,陶企遭遇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今年1至7月,佛山检验出口陶瓷34656批,检验金额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仅增长1.4%,和去年将近30%的增幅相比,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出口量都明显下降。

    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考虑到目前陶企出口的困难,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牵头向国家财政部、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递交了上调出口退税请示。针对目前行业困难,协会在鼓励企业开拓创新、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的同时,争取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陶瓷出口退税有望于近期上调。

    点评退税回调有望改善疲状

    出口退税有望回调,无异于为陶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业内人士分析,出口退税上调,企业出口利润将上涨,因为有利可图企业会承接更多的订单,这将鼓励陶瓷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扩大出口,从而改善目前困难的经营疲状。

    出口退税率的调高,对于出口陶瓷企业来说,不但可以提高价格竞争力,保住现有的出口市场,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就业。有陶瓷企业还表示,应该预见未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压力,抓住这个政策利好加快产品升级,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大力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事件四后奥运经济是一块肥肉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