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说陶瓷业“冬天”“停窑”“出口退税”“奥运”“变脸”《广东建设报·陶瓷周刊》 2008/5/11 [访问本页PC版]据介绍,北京在建设奥运工程的同时,及时制定了新的投资规划和方向,北京“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投资领域相继实施,从而将对奥运会之后的投资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另据相关资料显示,以往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在奥运会结束后楼市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热销后奥运时代,对于进攻北京、天津等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建筑市场,将会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其次,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文明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中国的旅游热,将会迅速地带动旅游建筑、酒店等建设,为陶瓷市场带来发展的机遇。另外,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陶瓷的渊源作为中国元素,被全世界人民深深地记住了,这一历史性的精彩镜头,将会为中国陶瓷产品的“穿洋过海”带去最清脆的歌谣。 点评奥运为“china”带来契机 在英文中,陶瓷即为“china”,陶瓷反映着中国的一段悠久历史,是中华文化的美丽奇葩之一。而在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的现场,中国陶瓷在浩瀚沙漠,无尽的海洋颠簸行进发出的清脆而艺术的声音,成了中华大地美丽的歌谣。中国陶瓷,在那一刻,成了表达北京奥运的最好载体,也将为陶瓷产品的漂洋过海、出口销售带来很大的契机。然而,以此为机遇,一个企业的产品创新、决策意识、渠道创新和转移、价格等方面又是那么重要,谁能够把这些都做得完美,谁占的市场份额就大,分得的“蛋糕”就多。 事件五《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的深思 2008年第34期《瞭望东方周刊》发表了题为《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的署名文章后,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该文从当前一些建陶企业销售额度下滑形势开始说起,写道:“陶瓷业的冬天本来就到了,政府却要扒去我们的棉袄。”而在《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陶瓷产业则被指为“七宗罪”: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主创新有待加强、企业不够大不够强、行业自律管理较弱、国际市场存在障碍等。因此,该文描述了佛山对陶瓷企业近几年来从“执意”挽留到向外“驱赶”的变脸演变,重点举例描述了部分陶企与政府经“博弈”之后乖乖签了承诺书,继而分析了佛山对陶瓷企业变脸的一些“内涵”,如:能耗、污染,政府发展政绩的冲动发展总部经济的设想等,最后,却提出了让人深思的几个问题:“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陶都,佛山缘何对陶瓷产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短期内令如此众多的陶瓷企业“关、停、转”,是否具备足够的法律依据?为什么不给它(指佛山陶企)一次本地提升的机会?陶瓷业在佛山有污染,搬迁到其他地方就没有污染了吗?”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