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出口家品制造商“海归” 建家居用品体验馆

  2009/10/27  [访问本页PC版]

    不同的是,这次他们选择联合。

    均从事家居用品制造,是这5家企业联合的基础。而联合的关键则是自建渠道,在企业看来,内销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正是国内巨头零售商的强势话语权。“从成本角度看,自建渠道的成本相对来说有较大的压力,但联合起来,风险就容易控制。”叶中平认为。

    杨广森对联盟方式抱有很高的期待,他的君子玻璃目前的内销比例达到40%,是联盟成员中较高的,其产品在东北三省已经是知名品牌。但并不成功的玻璃专卖店经历,让杨广森体会到单打独斗的薄弱。

    联盟成员将他们的自建渠道定义为“家居用品体验馆”,由联合组建的新公司进行管理。店面内,成员的产品相互组合成不同的家居生活空间,以展示并解释产品的功能和文化内涵。

    角色转型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大的转型,从纯粹的制造企业,转变为通路企业、品牌企业,国内市场的需求,将重新定义他们的产品导向。”jonathan gao说。

    体验馆的创新性是联盟成员的兴奋点。但在此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型。“以往我们只是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设计、生产产品,在货物出港后,我们的工作就算完成。”叶中平说,制造企业联合去做渠道,而不是卖给经销商、代理商,这是最大的不同。

    这意味着,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文化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品牌理念的设计与包装,渠道网络的布局以及营销团队的包装,都需要联盟成员亲力亲为。

    jonathan gao与harry hu的工作正是帮助联盟成员完成转型。

    尽管这对于成员企业来说近乎于摸着石头过河,但自建渠道的优势却是不可替代的。

    “从风险控制来说,我们的主要成本是品牌运营、渠道行政费用以及团队费用,而货款这一最大的风险,因为我们既是制造商也是销售商,就可以直接避免。”叶中平认为。

    在成员企业看来,“体验馆”的优势还在于沟通成本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可以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企业,企业可以迅速地根据市场变化产品设计。

    被忽略的市场

    长久以来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出口商品,尤其是出口欧、美、日的商品,是同类“中国制造”中最好的产品。这被联盟视为转战内需市场的一大优势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