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A&C瓷砖胡庆兵:无渠道,不品牌!

A&C陶瓷  2009/11/3  [访问本页PC版]

    二、建材连锁超市渠道

    据统计,全行业通过建材超市销售的产品不足10%的比例。连锁超市在行业内曾经风行一时,在高峰的2006年高明某著名的陶瓷品牌到上海百安居谈全国合作进场,被索要高达200万的品牌推广费!这还不包括各个区域经销商的进店的各种杂费。当时众多企业和商家也是设立专门部门、派专人开出KA卖场,而且成为陶瓷企业立体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几年下来市场上的表现却并不如人意,只赚吆喝不赚钱。高昂的进店费用、超高的返点及销量保证、烦琐复杂的对帐程序、超长的付款周期……等等,建材连锁超市在将陶瓷企业和经销商的水榨干之后,光环也逐渐暗淡下来。个人觉得原因除了上述现实状况之外,还有以下几点软肋:一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极低,在国外盛行的一站式购物、DIY家装等在国内并不被消费者接受;二是在产品展示上超市由于空间及成本上的先天不足使得中国的企业发烧式的营销及产品展示得不到满足!三是作为中国陶瓷营销中较为特殊的“第三方势力“家装设计师的存在。这也是在07/08年的金融海啸出现超市场关门潮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工程渠道

    据称,全行业工程渠销售有超500亿元,这可能只是厂家统计,由于相当部分由代理商实现的销售,实际上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工程渠道一直是陶瓷行业的蓝海,由于工程渠销量数额巨大且操作相对成本较低,因此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有些商家因为掌握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往往采取夹包的方式经营(这其实对一个品牌形象的树立,立体化的品牌展示是一种放弃)!以佛山陶瓷品牌为例很多以前传统市场年代的著名品牌现如今都将渠道重心转为做工程!如以前的十大品牌之一的金X。但这基本上是在以放弃其它渠道作为赌注。

    随着现在房价高企,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精装修房来获取利润最大化。但却带来了极大的采购腐败!个别品牌代理商拉官员一起下水的例子业内也不是什么新闻。本人在苏州市场同当地一些知名的经销商聊天时,就发现业内某著名品牌的苏州当地代理商由于工程渠道的非常规强势最终招来身家不测的例子给当地很多同行带来巨大的警醒。这是条高风险之路,但在中国的国情下,又很难让厂家和商家拒绝!商人们总是唯利是图的,在此本人只想提醒一点,当企业在规模上和赢利上过了温饱线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才是立业之道。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