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2008年陶瓷行业陶瓷深度分析

  2009/2/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近期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陶瓷行业的成本压力明显增大,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部分企业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为应对经营压力和利润的削减,陶瓷企业纷纷以涨价来应对,而此次涨价的背后大有玄机,很多陶瓷企业在涨价的同时,背地里让利给经销商,多了些“返点”,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提价是没有的。

    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陶瓷行业真正的微利时代还没有到来,刨除来自各方面的成本压力,留给建陶生产厂家的利润还是比较丰厚的。而一些规模和实力相对较小的陶瓷卫浴洁具企业则根本没有涨价的资本,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在拼命确保自己本来就微薄的利润空间时,不断压价,走价格竞争路线。

    (一)涨价分析

    佛山建陶企业本来就面临着很大的涨价压力,这次涨价对建陶企业经营压力有着一定的缓解作用。由于产品的涨价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实在很早以前,建陶上游的原材料、运输成本、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压力等早就显现,所以这次涨价完全是价格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做的适应性调整,政府也不愿企业顶着压力经营。

    鹰牌陶瓷在5月份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涨价也是无奈之举。原材料、能源、运输、人力等都在普涨,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产品价格上涨也就在所难免。

    厂家涨价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市场的认可,如果企业无视市场规律,乱加价,消费者不买单,那么厂家的涨价图谋就不会得逞。陶瓷行业经过长期的市场洗礼,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走向规范,单纯依靠价格比拼来获取利润、抢占市场已经过时。陶瓷企业化解经营成本压力的出路,从长远来看还是在于创新。目前中国陶瓷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品牌营销、推广甚至价格都在仿冒,这样就造成厂家之间的恶性竞争,蚕食了大量的利润空间。陶瓷企业不仅要依靠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要在经营方式、经营品牌包括渠道模式上创新,走差异化路线,这样才能获得市场生存空间,使得涨价为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可。

    (二)原料分析

    煤炭及原油等能源的涨价也是陶瓷企业成本高增的原因之一。能源成本约占陶瓷成本的1/3。去年底从内蒙古采购的煤炭,一吨进厂价格在800元左右,到08年5月份已上涨到每吨1200元。国内煤炭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未来几个月内进厂价上涨到1500元/吨的可能性非常大。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