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陶瓷天价背后的隐与忧2013/2/12 [访问本页PC版]在仿古瓷领域,随着技术的提升,也吸引了牟利者,“杀猪货”(指精仿、高仿的瓷器)横行市场,在仿古瓷做旧之后,以假乱真,出现在拍卖会上,成为不法分子上谋求暴利的工具。 反思调整,建立良性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因为瓷板画、当代绘画陶瓷是市场追逐的热点,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绘画这一工艺环节,而作为陶瓷艺术的核心技术,比如配料、釉色、器形、设色、烧制等重要工艺环节却无人问津,技术日渐落后,后继乏人。 最近几十年,日本、美国等国家,甚至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发展出从纯艺术角度出发的当代陶艺,他们对陶瓷艺术的釉料、烧制、生产设备等方面研究很透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毫不夸张地说,在工艺方面,他们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中国陶瓷。比如,日本的七宝烧就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他们将陶瓷的釉色、器形、烧制等工艺发挥到极致,将东方元素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对工和艺的追求、制作本身的认真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传统工艺创作具有深厚的作坊文化,严格的师承关系,导致技艺封闭、保守,缺乏交流、合作、分享和共赢的意识,也形成“小富即安”的心理意识和行为。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改变这种固守的模式和意识,当代陶瓷艺术无法形成产业的规模,市场也永远做不大。 宋宁颉表示,市场机制不完善是陶瓷艺术市场出现种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当代陶瓷艺术缺乏作品与市场对接的机制,缺乏规范运作的专业机构。在市场运作中,创作者自产自销,将自己的作品送到拍卖场,以作坊式的销售为主,或者是亲戚朋友的代理销售,也有中间商的积货囤货,没有形成有序的陶瓷艺术运作机制。”他表示,成熟的市场应该由创作者、艺术品经纪人、专业机构、策展人、艺术媒体、收藏家组成,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共同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市场价格,而不是现在这种各自为政的操作方式。 在经过前期的市场疯狂后,我们看到,只有重视作品的创作和创意,聚合更多的力量,重视明确分工的市场机制,各司其职,形成良性的市场状态,当代陶瓷艺术市场的未来才会更加成熟、理性。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