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佛山陶瓷是否需要重建制造环节?

南方日报  2013/3/25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一场产业整治,让佛山陶瓷产业陡然间失去制造环节。而“去制造化”的效应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全国出现多个媲美佛山、甚至超越佛山的陶瓷产区时,佛山陶瓷的区域吸引力正在不知不觉中衰减。那么,佛山陶瓷是否有必要重回制造?佛山陶瓷还能否重回制造?

    “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不再参加陶博会了,这并不是价格问题,广交会展位的价格是陶博会展会的几倍,但许多陶瓷企业宁愿去广交会。”新一届的佛山陶博会临近,但在一家潮州卫浴企业工作的小王告诉记者,他们更愿意去广交会。

    陶博会失去吸引力,主办方“山头主义”分歧严重,运作机制长期被质疑。然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佛山陶瓷失去制造环节后,其区域吸引力正在不知不觉中衰减。

    “其他地方只要有三五家陶瓷企业,政府就搞大型的陶瓷节。佛山陶瓷制造环节迁走后,包装、物流也跟着走,贸易向全国分散的趋势很明显,买家并不需要非到佛山陶博会来。”佛山市陶瓷协会会长戴一民说。

    然而,佛山陶瓷是否需要重建制造环节?对于这一点,业界分歧巨大。

    陶博会的“镜子效应”

    小王所在的企业并不是少数排斥陶博会的企业,陶博会对企业吸引力的衰减,在最近一两届显得尤为明显。

    《陶城报》副社长罗杰近日撰文批评陶博会,他在文章中称,佛山陶博会的凝聚力和参与度每况愈下,没有大品牌的参与,没有最新高端产品的亮相,没有卓有实效的活动组织,陶博会已经沦落成收拾广交会残杯冷炙、新品牌哄抢新经销商的鸡肋。

    “陶博会展位费3万元,广交会展位费20万元,大家都会争着去广交会,哪怕价格是几倍。”小王说,陶博会越来越像一个卖产品的展会,既然是这样,广交会更容易获取订单。“几乎所有大品牌都不会参加陶博会,最近两届陶博会主场馆的大部分企业,平时从没听说过。”

    戴一民认为,陶博会吸引力下降有其自身因素。“政府长时间没有对展会进行整合,大家都想做,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瓷海国际、华艺都想做,结果各做各的一套,大家各自形成一个小山头,多年来很难捏合在一起。”

    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在今年的禅城两会上曾直言,其对于过去一年陶瓷市场的发展不满意,“这个问题我和刘区长也讨论过。对于区政府去年的工作我们整体还是满意的,但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话,第一件就是如何把陶瓷市场和陶瓷文化进行整合提升,过去一年都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区邦敏说。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