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越边贸商人赚钱诀窍是吃透两国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8/29  [访问本页PC版]

    “早期一块钱人民币可以换1600、1700越南盾,现在已跌至3300、3400,越南盾的面额也从早期的5000、10000飙升至50万——稍大规模的贸易,就得雇人将一麻袋一麻袋的钱抬到银行存起来。”

    最初,越南人用以平衡与中国贸易的,是农产品(6.80, -0.18, -2.58%)——芒果、香蕉、稻米和木材、橡胶。当然,也有些非正常手段——向中国走私汽车、挨着中国边境开赌场。

    1990年代中后期,芒街走私汽车到中国一度非常猖獗。这些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偷盗而来的汽车,也吸引国际刑警追踪至东兴。

    1999年,在中国的要求下,越南被迫关闭芒街的汽车行。

    “赚钱的诀窍是了解政策”

    林惠江在东兴万通,最初的职务是国际贸易部经理。后来,他又兼任公司报关部经理。

    林认为“了解国家政策,是赚钱的诀窍”。

    比如,氧化锌——说白了就是炼钢厂锅炉灰——他会将其放在工业品原料类目录下进口,而不懂行的公司以锅炉灰进口直接被海关拒绝。再比如,铝合金门窗,如果以铝合金材料出口,不仅享受不到出口退税,还会被征收20%的出口关税。如果将其放在工业制成品目录下,不仅零关税,还将获得13%的出口退税。

    林惠江进入东兴万通时,正值中越贸易发生巨变:越南由单纯从中国进口生活日用品向进口生产资料产品——如矿山设备等机械产品升级。其向中国出口的产品,也从农产品扩大到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

    在2006年左右国内煤炭价格暴涨的时候,东兴一年从越南进口的煤炭多达3000万吨。虽然,海关的数据只有1400万吨。

    林惠江在济南做大学老师的二儿子于2005年进军中越贸易,先是进口煤炭、橡胶,出口机械。后来,又回到东兴做红木生意,并投资于酒店业。如今,其旗下的公司、产业多达六七家。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煤价下跌、越南煤价反高于国内,林惠江开始把精力转向转口贸易:将东莞接近成品的服装出口到越南,贴上标签、包装后出口欧洲--“越南劳动力便宜,又不受欧盟纺织品贸易配额的限制。”

    中越贸易的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东兴的面貌。

    “首先是城市规模扩大了——我们现在谈话的地方,1997年的时候还是田地,当时整个东兴也就是三五条街的样子。”林惠江说,随着中越贸易的兴盛,旅游、酒店服务、运输业迅速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兴到南宁每天才两班车,如今增加到每20分钟一班,每天到广州的班车多达12班。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