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日元大幅贬值 中国商品对日出口面临重新定价

中国证券报  2014/11/21  [访问本页PC版]

    据悉,日本商品进口量逐年下滑,以原油为例,三季度日本原油进口量已下滑至326万桶/天,同比下滑10%,仅有中国的48%和美国的40%。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分析,日元不属于大宗商品货币,因此日元贬值主要通过汇率变动来影响购买力,而非直接影响供求,影响较大的可能是橡胶,日本橡胶进口可能受影响。从全球范围上看,日元在国际贸易商的结算不及美元、欧元。因此,这种影响只会边际递减。而且,一方面日本推迟上调消费税,并承诺进一步削减税负,将对其经济下行趋势产生一定遏制作用。另一方面,日本的大规模宽松也有可能引发亚太乃至全球的新一轮宽松,这对商品价格将形成一定支撑。

    中国料受传导需防患于未然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全世界的人们已空前地彼此接近。其实,世界的联结性在汇率影响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日元激起的涟漪或难免传导至中国。

    “日元贬值对中国会产生一定冲击,主要源自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热钱涌入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新一轮资产升值压力。不过中国市场受影响整体有限,韩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将受到较大冲击。一方面,中国与日本出口重合领域有限,不会形成明显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热钱直接冲击有限,加之国内通胀水平已连续一年回落,整体压力并不大。”刘建认为。

    业内人士分析,日本的农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进口,日元贬值不仅促使中国贸易商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重新定价,而且还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出口方面也可能碰到类似情况。短期来看,日元快速贬值将给中日贸易带来巨大的风险。

    日元贬值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很早就有人担心其可能引发新一轮货币战争。不过,程小勇分析,由于人民币(6.1195,-0.0018,-0.03%)是紧盯美元的,相对来讲,日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不及美元大。对于中国而言,日元贬值主要是冲击中国的出口,对于进口是有利的,这使得中国可以更低的价格进口商品。

    日元贬值之势使中国的风险敞口随之增加,中国该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呢?

    分析人士认为,汇率变动对本国以及贸易往来较频繁的他国会产生较明显的冲击,中国目前仍应维持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不变,但同时要考虑其中风险,以更稳定的方式逐步推进。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