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上海自贸区:聚焦国际船代业全面开放

航运界  2014/6/16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上海自贸试验区既定目标是压缩负面清单,有关人士提出希望国际船代业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声有之,反对声亦有之,各方聚焦国际船代业当前是否适合全面开放。

      近期,上海自贸区2014年版负面清单即将进行缩减,有关人士提出希望国际船舶代理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议人士认为,将国际船代业剔出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将为航运业打开要素市场进一步放开、管制进一步放松的窗口,是放大市场的“无形之手”推动航运服务业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制度创新,抓住先行先试的契机,推动航运业发展由当前主要集中于货物装卸的粗放型向航运金融、船舶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高地的内在驱动转化。

      但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船代协会)显然并不认同这种看法,高调声称,国际海运及其辅助服务(包括国际船代)是中国服务贸易中开放度最大的领域,对外开放不宜过度。

      行业协会高调反对

      4月25日,船代协会在其网站刊文《中国国际船代业目前暂不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该文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的宗旨是要全方位打破体制瓶颈,便利贸易运输,融入全球经济,加快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若某部门存在障碍,会影响整体的进展。因此,政府应对海运服务部门进行通盘考虑,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实现贸易与运输的便利,进而实现自由贸易。

      船代协会认为,首先,国际海运及其辅助服务(包括国际船舶代理)部门已是中国服务贸易中开放度最大的部门,不宜过度开放。随着加入wto,中国国际船代市场全面开放,内资也从原先设立所有制(国有)、注册资金(300万元)、出资人背景(航运、港口等)等门槛到取消所有门槛全面开放,并允许外资可以以合资(最大不超过49%)形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外,为顺应中央政府给香港特区经贸领域更加优惠的政策,在市场监管上也更加开放,允许港资控股。

      其次,中国对国际海运、国际船代市场的对外开放要遵循对等原则,不宜一厢情愿。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本国的国际海运、国际船代市场的开放应坚持通过双边海运谈判,遵循对等原则。以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在外国(地区)设立国际船代企业的经历来看,部分国家也是坚持须以合资形式存在,有的必须是本国占据控股地位,外国只能参股(与中国开放尺度相似)。若中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并允许外资以控股、独资形式进入国际船代市场,将出现超wto对等原则、超国民待遇的外国企业。

      再次,中国海运服务的“瓶颈”在港口服务部门。迄今为止,港口服务部门的个别项目还存在垄断和变相垄断现象,其细分市场对内都谈不上开放,更遑论对外开放。中国港口服务各个细分市场远未达到国际海运、国际船代市场的开放程度。港口服务的“瓶颈”,必将影响中国国际海运服务部门整体对外开放程度。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