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业需破题“长低迷周期”中国水运网 2014/9/5 [访问本页PC版]其次,运力过剩趋于常态化。及至今日的过去数年间蜂拥而上的订造热,已经并将延长各类新的运力交付高峰期,市场供求失衡的局面难以在未来数年内获得根本性的改观,应对和化解运力过剩的压力,既要有长期准备,也亟待市场主体多方施策、从实出招。 再者,运价回升乏力或呈低线持续波动。在市场供求长期失衡的矛盾凸显下,各个市场主体因经营理念、战略利益和市场策略的迥异,在利害交汇点上引发的分歧和争夺,将集中反映或贯穿到运价之争上。多年来班轮航线杀价竞争的结果表明,低运价乃至负运价直接挤压了船公司的经营利润空间。弃离低价竞争,以成本挖潜、服务提升拓展创效空间,应是新常态下航运企业的必然选项。 最后,组团结盟的多元化带来竞争规模化。当低成本、高效率和低排放成为航运业的普遍共识和趋势,处于海运贸易供应链上的“竞合”关系将形成更加多元的格局,产业上下游之间、船公司之间乃至联盟之间,都将通过“合纵连横”形成强大的运力集群和互补优势,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取代单打独斗的市场主体间竞争在规模上、趋势上将对产业链的重组和变革产生巨大影响。 总而言之,后危机时期的新常态不啻是对航运业者的严峻挑战。学会在新常态下生存与发展,既是视野、战略和思维的改变,同时也是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创效策略的转型和调整。从市场低迷中攻坚突围,赢得今年下半场的效益翻身,航运企业首先应不惧阵痛改变自己。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