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家居业理性发展期为何逆势扩店?

北京晚报  2016/1/6  [访问本页PC版]

    被捆绑单品曾因跟不上节奏叫苦

    在家居卖场大步伐扩张动作的带动下,红苹果家具、华日家具、华丰家具、好莱客衣柜、欧神诺瓷砖、大自然地板、慕斯床垫、丝涟床垫等众多家具、建材品牌,纷纷紧随家居巨头的步伐,开始了他们的扩店战略。一时间,家居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丽景观。

    但是,从2012年开始,受到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作为地产行业下游产业的家居建材行业受到了较大波及。

    2012年3月,位于北京西四环地区的“京城八大灯饰城”之一、有着12年发展历史的八方龙灯饰城,改作了花鸟市场。随后,兴隆家居建材城、金开利德家具卖场、东方家园立水桥店等,或者关门、或者撤场搬迁。同年9月,作为建材家居零售商的另一巨头企业百安居,关闭了其在天津、郑州的7家大型建材家居卖场。

    2012年,由商务部流通司、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显示,当年12月数据为106.48,环比下降了3.32%。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12年12月销售额为1006亿元,环比下降5.92%。全年累计销售额为12467亿元,同比下降2.46%。

    “市场情形好的时候,对于连锁开店,家具建材企业往往拍手叫好,因为可以借着卖场扩张之势,将业务推向全国。但是当市场情形不好的时候,大伙儿一下子变得敏感起来。”某家具品牌负责人张军(化名)表示,在2012年以前,家具企业还是很愿意跟着大卖场快速开店的,因为当时开店就意味着赚钱,而他们关心的从来都不是是否开店、开几家店,而是如何在卖场中占据好的铺位。但是,当家具企业正在对全国急速扩张进行摸索与消化之时,市场环境骤然转变,企业的不适应、市场环境不佳都使得快速连锁开店的不良影响逐步显现。

    而伴随着家居卖场的接连倒下,一些不知名的家具品牌则默默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也有部分家具品牌要么暂缓了盲目扩店战略,要么逐步收紧了企业的市场规模。

    “有能力的家具企业还好,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已经在逆势浪潮下死掉了,行业大洗牌就这样开始了。”张军说,对于家具企业而言,很多品牌在全国进行连锁店面布局时,主要是以经销商的形式为主,但是当市场逆势来临的时候,招商工作变得异常艰难,很多经销商不愿意在大浪退去的时候进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具企业想要开设分店就要以厂商直营的形式进行,但问题是当时很多家具厂商并没有直营团队。

    2012年前后,很多企业在开店前期投入了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资金,但是由于管理跟不上,后期店面经营便是困难重重,特别是主营欧美家具产品的企业受到的波及最大,因为在2012年以后,110平方米以下的刚需户型在房地产市场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对于将大户型业主作为主要消费目标的欧美家具企业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

    逆势扩店为寻新增长点

    同样是家居卖场,来自瑞典的家居企业宜家家居从1999年进入北京市场至今,只建立了四元桥店和西红门店两家店面,而在全国范围,宜家也基本坚持着每一个进驻城市只开一家店的原则。但是,宜家中国2015财年的销售额是105亿人民币,与去年对比整体增长18%,如果单就既存店进行对比,其销售额同比增长10%。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