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陶瓷环保风暴欲来 煤改气为法库治理出路

证券时报  2016/6/12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2016年6月3日,沈阳市政府发布《沈阳市2016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其中明确各重点行业全年削减煤炭消费量100万吨以上,并首次针对该市法库县陶瓷工业园区提出“以煤制气替代煤炭从而削减12万吨煤炭消费量”的目标。

    沈阳此举是继广东佛山、山东淄博、湖北当阳等之后,多地深入推动雾霾治理的又一记“重拳”。只不过,这次掀起环保风暴的源头,是散布在全国多个区域的污染大户——陶瓷行业。业内人士对此指出,陶瓷行业无论年耗煤量还是污染强度,均不亚于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而推进煤改“气”或是陶瓷行业治霾的最佳出路。

    迟来的环保“重拳”

    据环保部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去年74个按新标准监测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沈阳名列倒数第十。这可能也是其出台上述《方案》的一大背景。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将控煤重点放在时下备受关注的工业燃煤锅炉及民用散煤之外,沈阳的《方案》特地提出法库陶瓷工业园区的削减目标,这不禁引发业内诸多疑问。

    证券时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事实上,法库陶瓷工业园区控煤治污此前曾多次被提上当地甚至沈阳市政府的议事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推行开。因此,此番其被明文列入政府文件,可以说是一记迟来的环保“重拳”。

    近两年每到供暖季,沈阳市pm2.5指数就“爆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甚至一度引起环保部的“关切”。2014年11月,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督查沈阳市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时,发现距离沈阳市不足百公里的法库县成为污染重镇,而雾霾的“元凶”便是当地占地逾万亩的陶瓷工业城。其对当地大气的污染程度,用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人士的话来说便是“来之前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比想象中的严重得多”。

    据了解,法库陶瓷工业城是国内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240余家,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亿元,成为法库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支柱”的背后,牺牲的是当地大气及水环境质量。环保部东北督查中心在最终的督查结论中指出:“法库县陶瓷企业年耗煤量达200多万吨,且这些煤没有经过脱硫除尘等设施直接进入到环境,凸显当地减排工作的失灵。”

    此后,环保部将当地42家陶瓷生产企业挂牌督办,并约谈沈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其对辖区内被挂牌督办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综合整治,逾期未完成整改,环保部将实施区域限批。

    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沈阳市政府多次敦促整改,但由于法库县及园区企业出于经济上的顾虑,始终未取得实质成效。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