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环保风暴欲来 煤改气为法库治理出路证券时报 2016/6/12 [访问本页PC版]煤改气或为最佳出路 相比于钢铁、水泥、有色等诸多同为“两高”的行业连年陷入全行业亏损,2015年陶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16%,而全国2136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148家,亏损面仅为6.93%。显然,行业发展依然坚挺的背后,是以环境的污染作为代价。 事实上,针对陶瓷行业的环保治理,国家曾类比火电出台“史上最严”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之后在50多家陶瓷企业的集体“上书”下,最终修订出台的《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限值均有所放宽。 对此,一直力推环保升级的广东一家大型陶瓷企业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初50多家陶瓷企业集体“上书”的理由在于目前国内外陶瓷行业污染减排技术不足以达到标准要求,但事实上,目前陶瓷行业的烟气减排技术可同样达到超低排放水平。据他介绍,江苏一家烟气治理公司为该陶企所做的超低排放示范工程,目前已取得减排成效。 该负责人进一步对记者表示,与众多“两高”行业不同,陶瓷行业生产工程中的燃料并非直接燃煤,而是通过位于前端的煤气发生炉提供气体燃料。基于此,治理陶瓷行业的污染除了末端烟气排放外,更为重要的是治理前端煤气发生炉的污染。 按照陶瓷业界形成的传统共识,治理陶瓷行业前端煤气发生炉污染的最佳出路是“煤改天然气”。这条路过去几年曾在广东肇庆陶瓷产业园区尝试推进过,一些天然气供应企业甚至将管道铺设到了陶瓷厂的门口,但无奈的是天然气供应的紧张以及高企的价格,陶瓷企业不堪承受成本的陡增,最终只能作罢。 对此,上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专家对记者指出,过去几年,国内众多省市在众多工业领域均推进煤改天然气进程,但连年“气荒”的尴尬现实已证实这条路并不易走。他分析,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供应格局中长期内不会改变,这就要求在能源战略中,更应该在煤炭上做文章。“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将其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结合,这对于陶瓷行业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燃料结构在烧煤和烧天然气之间找到一种最佳结合”。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环保企业研发推出煤改“天然气”的有效替代,即煤改清洁煤气。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这种清洁煤气是通过将煤经气化反应过程制成煤气,相关技术指标和清洁度均可达到天然气标准,但价格仅相当于天然气的60%。当下国内不少上市公司均已布局煤改清洁煤气业务,或许代表着陶瓷行业污染治理的未来趋势。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