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排污权交易试点3个月,4家禅企申请有偿使用

南方网  2017/6/30  [访问本页PC版]

    问: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答:原则上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政府有一个调控过程,会逐步收缩总量,环境质量要改善,排污量就要减少,我们规定的企业完成法定义务的减排初始量要收回来,比如陶瓷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了,排放量自然就少了,排放量减少的部分政府就会有偿收回,再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是重新投放市场还是进行注销。

    以后环境容量就相当于一个蛋糕,排污权会变得很稀缺,想再获得就需要很高的成本,当高到一定成本就会倒迫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形成富余指标,这个过程会把企业的生产技术往前推进一步,实现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管理提升和环保技术提升。从而改变现在由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去治污的现状,只有当改造成本低于市场成本时企业才会从“要我治污”变为“我要治污”。

    问:与其他地区相比,佛山的排污权改革有何特点?

    答:我们的排污权交易委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考察过其他地方,很多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

    另外,针对我们中小企业比较多的特点,政府会有一个调控过程,对根据法定义务完成的减排有一个经济补偿,企业想卖可以卖给政府,政府会按省的标准全价回购,从制度设计和经济补偿鼓励企业参与这项工作。

    在交易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企业的排污权需求量进行匹配竞价,把相同规模的企业安排在一起进行分轮连续竞价,保证竞价公平性。

    ■他山之石

    排污权交易的“浙江样本”

    排污权像商品一样买卖,如今在浙江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9年,财政部和环保部就批复同意浙江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浙江成为全国第一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2009年3月,浙江省正式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挂牌成立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中心。

    浙江省在排污权交易试点过程中始终遵循环境资源“有限、有价、有偿”的理念,将试点严格置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下,通过市场和宏观调控,着力建立反映市场需求和资源价值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通过与环境准入、排污许可证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量化管理等环境保护制度相结合,建立起具有浙江特色的总量控制制度体系。

    一直以来,该省从规范市场交易模式、扩展交易标的、强化刷卡监管、鼓励排污权质押和租赁等方面,把试点工作推向深入。确保一些工艺水平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的“优质企业”能受益发展,倒逼另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

    此外,顶层制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陆续出台了排污权交易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确保排污权交易的进行有效、有序。

    2010年,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落实排污权载体。出台《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规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行为。该省财政厅会同省环保厅出台《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收入和排污权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支出范围、排污权储备资金建立以及资金监管等,保证了排污权有偿使用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014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环境资源配置量化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通过“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改革,建立建设项目总量准入和新增总量削减替代制度。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和企业刷卡排污,建立“一企一证一卡”的新型点源管理模式。通过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量化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激励制度建设,倒逼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到了2015年,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已累计金额达108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二。

    目前,排污权交易制度已明确写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将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十三五”期间重要的工作手段,随着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下一步必然要加紧衔接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先行先试的省份,浙江省的经验做法,让佛山的排污权交易探索有迹可循。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