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江陶瓷产区“磁灶镇”的陶瓷故事2017/9/28 [访问本页PC版]考古队员从中抢救性发掘清理出大量民用瓷器、铁器,少量铜镜、铜钱等,其中以瓷器为主,完整及可复原的近万件。这批瓷器几乎全部来自福建,其中更不乏古磁灶窑的品种,器型主要为碗、碟、盒、壶、盏、瓶、罐、瓮、缸、钵等,纹饰以花草纹居多,也有少量的人物、动物作为题材。 “磁灶陶瓷的外销,可以通过水下考古和沉船的发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遗址遗迹、海外古遗址的出土遗物等几方面的资料得到证实。”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栗建安研究员介绍,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在从渤海(辽宁绥中三道岗)到南海(西沙群岛)的广袤海域,持续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陆续发现了一大批宋至清各时代的沉船遗址,取得了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在西沙群岛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的发掘及“南海ⅰ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中,都发现一大批磁灶窑的陶瓷器。 此外,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均有发现出土或传世的磁灶窑陶瓷器,更进一步印证了磁灶古陶瓷走向世界的外销历史。 泉州是古代海洋贸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时期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发达,贸易空前繁荣,陶瓷与丝绸、茶叶成为大宗外销商品。考古资料表明,磁灶窑是泉州外销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产品销往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许多国家与地区,频频发现于东海、南海的沉船中。及至明清时期,磁灶窑陶瓷器还是远销海外。 “宋元时期的福建地区,窑业生产繁荣发达,而在数量众多的各类窑址中,能够兼收并蓄多种外来窑业工艺技术的窑场并不多,磁灶窑算其中之一。”栗建安表示,由于磁灶窑业大多“取地土开窑”,难以就近获得大量的优质瓷土。因此,磁灶的窑工们便多方汲取先进的才智和创造力,烧造出了多姿多彩、适应海内外市场不同需求的各类陶瓷器,在当时周边有诸如德化窑、汀溪窑、南安窑、安溪窑、东门窑等强手林立的窑业竞争中独树一帜,并凭借临近泉州港的地利,将产品远销海外,在中国古代贸易陶瓷(外销瓷)中争得一席之地。 菲律宾东方陶瓷学会学者deliza goze ridoloso女士日前到访磁灶金交椅山古窑址。她告诉记者,在菲律宾不仅有大量馆藏的磁灶古陶瓷,普通百姓家里也经常能见到磁灶窑的陶瓷器,虽然多数菲律宾人不知道磁灶在哪里,但都把“磁灶”二字与陶瓷画上等号。 “除磁灶陶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外,磁灶制陶技艺也远播海外。”吴金鹏介绍,明代时期,磁灶陶瓷工匠把制造龙瓮的技术传播到菲律宾,成为当地著名的一种工艺,他们称这种龙瓮为“文奈”,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并视为圣物。 “清代,随着磁灶人下南洋、过台湾,也把磁灶陶瓷生产技艺传到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台湾莺歌。”吴金鹏说,以台湾为例,1805年,磁灶人吴鞍到台湾莺歌设窑制陶,把磁灶的传统制陶技艺带到台湾,并传承发展下来。时至今日,台湾莺歌陶瓷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生产日用陶瓷到建筑陶瓷、工业陶瓷,再到如今大力发展工艺陶瓷,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已形成独特的创意陶瓷文化,并享誉海内外。 【窑火不断】转型建筑陶瓷迎来新发展 19世纪40年代,磁灶建筑陶瓷业逐渐兴起。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趋旺盛。 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在兴建集美学村的第二阶段(1951-1961年),从制定规划、设计到备料施工,他事必躬亲。据资料记载,上世纪50年代,陈嘉庚先生亲临磁灶选购建材。目前,学村内的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的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其中许多建筑构件就来自磁灶窑。 吴金鹏介绍,磁灶窑业早期以烧制日用器皿、陈设器为主,直至明清时期,磁灶窑生产总体上仍延续宋元风格,随着泉州港走向衰落,磁灶窑业受到影响,窑场减少、产量递减、器形单一,主要为缸、瓮、罐、钵等大件日用陶瓷。清朝末年,磁灶窑业逐步实现产业转型,从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变为生产建筑陶瓷为主,如绿釉花窗、红砖花窗、瓶式栏杆、瓦当、垂珠、风爷龙吻、滴水狮鱼等。 20世纪末,磁灶发展为福建省最大规模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改革开放后,大批磁灶人转而生产、经营建筑陶瓷,从最早的低档外墙面砖加工、营销,到创办企业生产,再到自主研发、创新工艺。 |
相近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