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喻镇荣老师《三国百科谈》2019/12/16 [访问本页PC版](点此 加载更多 1 + 张图片) 【 www.FsTaoci.Com 】厨卫资讯、创始人喻镇荣 好久不写书评。还记得在2004年商战畅销书作家王强老师的《圈子圈套》第一部出版的时候,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朋友给我寄来一本要我写个书评。后来,书评写好了,也很快得到发表。因为笔者一直痴迷于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内刊的研究,也一直认为再也很难有那份心镜写书评了。没想到今天,手捧着喻镇荣老师的《三国百科谈》却总有许多话要说。说到书评,笔者插播一下自己简单的故事。笔者虽然是初中毕业,但一直对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不说小说的底稿有百万字之多,诗歌也有几千余首,但都不曾满意。不说毕业函授鲁迅文学院,成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和创作员。不说在《中国文学》发表作品。不说曾创立了香水百合诗体,并还有大部分散文等未汇集成册。但因对企业的研究近年来持续猛涨,而对于文学逐渐开始淡忘。也许是人生的寂寥,也许只是文学的道路如今充满了污垢,我脏不了自己。也许是介于企业与文学之间,我才开始对《三国百科谈》情有独钟。 尽管这不是第一次读《三国百科谈》了,那是前两年刚遇到喻镇荣老师的时候,他赠与我一本,并至今还放在案头。而今天的《三国百科谈》第二版则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二篇佳作,且几乎是未在其他报刊发表过,这对于读者来说,有了更多的新鲜感。读《三国百科谈》,就像是和喻镇荣老师相处那样,很睿智,知识渊博,但现实更显得博爱,因此,我也收到许多他的眷顾。和喻镇荣老师一起聊天,如果在饭桌上,我们谈企业管理,聊行业发展。如果是在喻镇荣老师家里,我们聊杂文。如果在工作场地,严谨的喻镇荣老师不停的发问,便让我感到惭傀。‘师生情、父子情、同事情’常常在我们的交往中不停的切换,但我们对工作永远是一如既往的热爱。 作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自1987年开始研究《三国演义》以来,二十多年来不断把《三国演义》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研究探讨。而喻镇荣老师将这些精品汇集成册,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说,文章中表露出喻镇荣老师的文学功底,篇篇都是佳作,段段都是精品,这是笔者对《三国百科谈》最为中意的地方。 笔者平日读书甚少,也看不进去,这不是说笔者不喜欢读书,而是读书的内容大都跟我所想所差无几,于是,便很少读书。但是,《三国百科谈》的出现,则能每每让我读上几遍,然后联想到陶瓷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管理、人才机制、市场拓展等等现实性的问题,则都能让我得到启发。 笔者喜欢闲时读书,因为经典的东西不是教科书,而是一种逐渐与思想、精神融合成一体的适用体系。《三国百科谈》就是将古代战争和当今企业管理、人才机制、市场策略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战役立体的通过活泼、严谨的语言活现于纸上,已成为笔者闲时最爱读到的书本之一。笔者之所有喜欢闲时读书,是不用为了某个事件而去翻阅资料,而去“临时抱佛脚”的“灌”进一些不知所云的“知识”。《三国百科谈》临窗细读,有所感悟。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