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陶瓷行业洗牌 头部企业优势明显2023/7/27 [访问本页PC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上述取得较好业绩增长的大多为陶瓷行业中规模排名靠前的企业,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上市陶企四通股份(603838)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公司预计上半年净亏损900万元~160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亏损101.52万元相比,亏损幅度显著扩大。四通股份称,受市场需求疲软等方面的影响,公司业务订单未达预期,产品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毛利水平下降,公司盈利能力降低。 成本下降系关键原因 在上述披露预增的企业中,成本下降成为一个共性的原因。陶瓷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燃料能源消耗在陶瓷生产成本的占比超过30%。近年来,由于环保及减排的因素,陶瓷行业经历了一轮“煤改气”进程,如今天然气已成为陶瓷行业使用的主要能源,陶瓷行业对天然气价格波动非常敏感。 2022年,高涨的燃料成本一度让陶瓷企业颇为头疼。据统计,2022年全年广东产区lng(液化天然气)平均单价超过5元/立方米,部分广东陶企由于成本太高,开窑生产就亏本,因此选择停窑减产。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2022年全国陶瓷砖实际产量约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0.5%,产能利用率仅为73%。 进入2023年,全国各地天然气价格持续回落,大部分陶瓷产区天然气价格在3~4元/立方米,部分产区甚至降至3元/立方米以下。这对于一直承受巨大成本压力的陶企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以广东地区为例,若按照每平方米瓷砖消耗1.8立方米天然气的标准计算,当前广东产区每平方米瓷砖的燃料成本将同比下降3元以上。 新明珠在招股书中也将今年以来的业绩增长归功于能源天然气价格的回落,以及公司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的管控。随着天然气价格进一步回落,公司瓷砖生产的毛利润将会持续提升。天安新材也表示,受益于降本增效,建筑陶瓷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2%。 “上半年天然气、煤炭、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同时通过生产流程管控,生产成本下降,毛利率同比提升。”蒙娜丽莎董秘张旗康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取得一定成效。“降本降费是一个持续过程,2023年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东鹏控股也指出,公司通过精益运营降本增效,数字化项目稳步推进,全供应链运行效率提升,产销保持平衡,毛利率同比提升超过4个百分点,费用同比下降超过6%。2022年下半年,公司从包装、仓储、运输等供应链交付环节降费提效,同时严控中后台费用,预期2023年整体的费用控制水平会优于去年。 行业洗牌加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下行,国内陶瓷行业正步入存量甚至缩量时代,业内淘汰洗牌加速。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2021年、2022年两年间全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减少115家,生产线淘汰275条,淘汰比例近10%,相当于平均每6天就有1家陶瓷厂退出。 |
相近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