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反省中国企业十年营销

  2007/8/27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如果从十年历程的角度看企业营销,有三家公司是必须提到的,这就是海尔、联想和万科。提到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海尔、联想和万科的营销是战略营销,而其它公司大多不是。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前提,这就是营销如果不为战略服务,那么所有短期的赢利,都可能因为战略性失误得不偿失。

    日本为什么能够把质量做到世界一流?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接受了质量大师戴明的一个观点:质量不是靠检验出来的,质量要从源头抓起。如果质量问题是在设计阶段,纠正失误的损失可能只是一。但到了制造过程,纠正失误的损失就是一百,而到了客户那儿,纠正失误的损失就会是一千甚至一万。

    同样,中国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营销水平,也要从源头抓起。真正优秀的营销不是靠制造阶段的“策划”获得的,甚至不是执行出来的,尽管营销的策划与执行都很重要。

    真正的营销要从源头出发:你能够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就是战略:你懂得哪些价值对客户和对你都重要,你同时更要懂得哪些价值对客户很重要,但对你却不重要。战略首先是放弃,没有放弃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重点。

    所以,不仅那些满足所有客户的营销行为是没有战略的,就是满足目标客户的所有需求,也是一种没有战略的表现。

    因而,从战略的层面上讲,营销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你决定放弃什么,然后才是你集中力量准备做什么。问题是凭什么放弃?又凭什么要集中?回答是,我们假定客户的需求是不同且易变的,所以,每家企业只能在某一个方面集中精力才能做到极至,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力。

    如果真是这样,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市场会出现由若干“特色公司”组成的竞争格局。比如,世界汽车市场有丰田,福特,通用这批做中档车优秀的公司,也有专注做高档的奔驰,宝马,沃尔沃,还有做低端市场的现代,大宇,马日达等等。

    几乎在每一个成熟市场,竞争的格局就是如此。我们很难说做高端就一定比做中端的公司好到哪,因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大家在不同的方向上竞争,就不会、也不可能出现价格战。

    从这一逻辑,我们大家也很容易为中国企业目前的营销水平打分。不客气地说,中国企业营销就整体而言,基本上是没有战略的竞争,因为我们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结果就都只能培养出两种能力:市场炒作和价格战。

    这就是今天中国市场的现实:有一家公司做了个功能饮料“脉动”成功了,就会引来无数跟风。有一家公司做房地产发财了,就会有无数公司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没意思,千方百计想挤进房地产行列。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